由遼寧出版集團主辦、遼寧人民出版社承辦的《光的讚歌》系列圖書分享會在第37屆北京圖書訂貨會上成功舉辦,本次分享會的主題是“以文學見證時代”。
2025年1月,《光的讚歌》系列圖書由遼寧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只是因為有了光,我們的大千世界,才顯得絢麗多彩,人間也顯得可愛。”刊發於《人民文學》1979年第1期的艾青先生的長詩《光的讚歌》熱情歌頌了中國共産黨指引和領導中華民族從黑暗走向光明的偉大歷程。2021年4月起,《人民文學》雜誌特別設立“光的讚歌”欄目,講述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在祖國各地、各條戰線矢志不渝接續奮鬥的動人故事。《光的讚歌》系列圖書精選“光的讚歌”欄目刊發的優秀作品,分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卷,匯聚了獲得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等重要獎項的50多位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作品,合奏出文學的時代強音。
好的作品是怎樣創作的?好的刊物是如何打造的?文學特別是報告文學與時代的關係是怎樣的?在本次分享會上,現場嘉賓結合創作經歷,做了精彩而深刻的闡述。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雜誌社主編施戰軍指出,《光的讚歌》系列作品主題包括了中國共産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這些作品是作家們懷着信仰,懷着熱誠,懷着對文學的愛所創作的精品力作,我們把它分成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卷,組成《光的讚歌》系列作品集,展現了文學創作主題的多彩多姿。讀者從每一篇作品裏都能感受到其中流淌的熱血、蒸騰的熱氣,還有我們對於生活堅定的信仰和熱情。這樣的書在今天是大眾所需要的,人民所需要的,也是出版所需要的。
在作品分享環節,《人民文學》雜誌副主編陳濤分享了自己作為編選者的感受,他講到,在閱讀黃傳會老師的《一飛,再飛》時,深受觸動,他説,好的作品就是這樣直觸人心,催人淚下。《光的讚歌》編選的這批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品,這些有筋骨的好作品,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徐劍的作品《百萬大搬遷》入選《光的讚歌·紫卷》,在講到自己的創作理念和體會時,他概括出五句話:一是行走於野,二是落點於人,三是感動於心,四是思想引領,五是形式於表。做到這五點,好的報告文學作品也就水到渠成了。
青年作家康岩的作品《燃燈者李大釗》入選《光的讚歌·橙卷》。作為90後作家,在談到對報告文學的印象時,他説,很多人可能對報告文學有誤解,其實報告文學也可以是非常文學的,好的報告文學作品在塑造人物、描繪情節、推進故事進展方面,並不亞於好的小説。作為年輕一代報告文學作家,要更用心地創作,去糾正大家對報告文學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