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有耐心 創新有信心——解碼千億級上海國投“壓艙石”效應-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1/13 10:06:32
來源:經濟參考報

資本有耐心 創新有信心——解碼千億級上海國投“壓艙石”效應

字體:

  圖為上海三大先導産業母基金出資單位簽約儀式。資料照片

  近期,總規模達1000億元的上海三大先導産業(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母基金和未來産業基金連續“放大招”:2024年12月30日,上海三大先導産業母基金簽約首批12家生態合作基金,共認繳出資67億元,基金總規模250億元,放大倍數達3.73倍。第二批合作夥伴遴選申報同步啟動。2025年1月8日,上海未來産業基金髮布投資策略,近期將正式啟動子基金公開遴選工作。

  一系列大動作背後,是一家去年重組而來的千億級國資&&——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國投”)在持續發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壯大耐心資本,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2025年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構建更加科學高效的政府投資基金管理體系。

  “上海國投成立的初衷,就是建設創新策源和産業孵化投資&&,從事基金管理,聚焦三大先導産業和未來産業,當好耐心資本、長期資本。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全國一流的複合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公司。下一步將緊扣功能定位,保持戰略敏捷和戰略主動,加快打造策源孵化、戰略投資、科産賦能、科創金融、投研控一體五大功能,努力為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作出特殊貢獻。”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上海國投公司董事長袁國華説。

 整合資源實現“集中力量辦大事”

  上海是地方國資重鎮。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上海地方國有企業資産總額突破29萬億元,同比增長4.2%。

  在上海的國有企業中,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經濟發展越來越轉向創新驅動的當下,市場普遍希望國有資本成為更有擔當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各地政府積極布局種子、天使、科技成果轉化、創投、産業等各類基金,目標規模約12萬億元,已認繳規模約7萬億元。新設基金中的國資出資佔比已超過80%,發揮着耐心資本“壓艙石”的作用。

  此前,包括上海國際集團、上海國盛集團、上海國投公司在內,上海擁有多家國資投資運營&&以及一系列國資背景的市場化母基金和深耕垂直領域的專業基金。“如何整合資源,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以更強的國資&&,更有效地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投向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來産業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是擺在上海國資面前的一道考題。”行業觀察人士認為。

  2024年4月,上海國投公司與上海科創集團聯合重組正式落地。經上海市委、市政府同意,上海市國資委持有的上海科創集團100%股權無償劃入上海國投公司。重組後的上海國投公司,資産總額超1400億元、在管基金規模約1700億元,整體實力在全國國資創投&&中位居前列。

  實施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重要內容。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上海國投公司要勇挑重擔、敢啃硬骨頭,全力打造具備科創引領力和國際影響力的行業龍頭公司。

  “上海國投公司與上海科創集團實施聯合重組,是推進國資&&和國資基金聯動改革的一項戰略性、基礎性、牽引性工作。”袁國華告訴記者,重組大半年來,上海國投公司發揮兩大&&的原有優勢和資源基礎,持續推進業務布局協同、體制機制協同、管理團隊協同和企業文化協同,初步形成了“1+1>2”的效應。

  目前,上海國投旗下擁有上海國投先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未來啟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孚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七大基金管理品牌,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未來産業和其他重點産業等多個賽道,覆蓋早期項目、成長及成熟期項目、並購項目等三大階段。“上海國投將立足功能定位,順應科技—産業—金融良性循環的新形勢,堅持市場化、專業化機制,更好發揮國有資本賦能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上海國投公司總裁戴敏敏説。

  國資母基金激活科技創新“一池春水”

  “加大‘投早投小’力度,支持原始創新和成果轉化,着力提升上海三大先導産業整體能級和發展水平……現面向社會公開遴選上海三大先導産業母基金第一批基金管理機構。”

  2024年9月,上海國投先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布的一則公告,迅速成為國內創投圈熱議的話題。

  統計顯示,2023年上海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産業規模達到1.6萬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三大先導産業製造業總産值同比增長8.6%,催生了一批硬科技“獨角獸”:包括一舉融資135億元的積塔半導體、正在申報科創板的AI芯片頭部企業燧原科技、已實現人形機器人量産的智元機器人、央企醫藥研發外包第一股益諾思等。

  産業始於科技,成於金融。為世界級産業集群建設提供金融支持,2024年7月上海正式發布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母基金以及未來産業基金,總規模達到1000億元。三大先導産業母基金按照“政府指導、市場運作、專業管理”的原則運行,上海國投為三大先導産業母基金的管理&&。

  “上海三大先導産業母基金應該是2024年國內創投行業最大的活水之一。”不少創投人士&&。

  記者採訪了解到,自遴選公告發布以來,共有156家機構踴躍申報。經過2個多月的緊張工作,上海三大先導産業母基金完成了專家評審、立項盡調、現場答辯、正式投決等全部流程,篩選出符合上海三大先導産業發展戰略規劃、具有高度專業和策略多元特點的子基金作為首批生態合作基金。這些基金中不少是基於與三大先導産業母基金的合作,首次在上海發起設立基金。

  “産業投資和基金管理、創新策源和科創服務、戰略持股和資本運營,這是上海國投的三大主責主業。”袁國華&&,比如在産業投資和基金管理方面,上海國投正在構建以三大先導産業母基金、上海國資母基金、未來産業母基金為主幹,創業引導基金、産業子基金、並購基金、天使基金等為枝葉的“上海國投係”基金矩陣,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産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與此同時,上海國投還積極與上海各區合作,圍繞細分賽道設立投資基金。比如,針對飛速發展的人工智能産業,上海國投與浦東新區共同發布上海具身智能基金、與徐匯區共同發布上海大模型基金。兩隻基金的首期規模均為10億元。前者聚焦具身智能本體、核心零部件、泛機器人等領域,後者重點關注基礎大模型、垂類大模型,實現差異化發展、錯位競爭。

  支持科創産業發展,不僅要真金白銀,還要靈活機制。上海國投先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三大先導産業母基金對子基金的出資額一般情況可至30%,最高可達50%。在産業引導方面,要求子基金對産業要達到70%的聚焦率。比如,集成電路母基金出資的子基金,投向集成電路産業的資金比例要達到70%。

  五大功能推動

  科技産業金融“高水平循環”

  AI時代,基座大模型成為核心賽道。面對這樣的機遇,國資投資&&積極躬身入局。

  近日,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企業階躍星辰完成B輪數億美元融資,聯合領投方包括上海國投旗下國投孚騰等多家知名機構。階躍星辰由微軟前全球副總裁姜大昕創辦,其自主研發的萬億參數大模型Step-2,2024年底在國際權威的大模型評測榜單中位列全球第五,受到各方關注。階躍星辰&&,本輪融資將用於繼續投入基礎模型研發,強化多模態和複雜推理能力,並通過産品和生態加大覆蓋C端應用場景。

  在投資階躍星辰之前,上海國投還先後出手了GPU企業壁仞科技、半導體企業盛合晶微等行業頭部企業。雖然重組的時間不長,但上海國投公司以其積極進取的姿態和專業的投資能力給市場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何更好發揮國資“耐心資本”的作用?袁國華告訴記者,上海國投正在積極打造“5+X”功能,推動科技—産業—金融“高水平循環”。其中的“5”,指的是策源孵化功能、戰略投資功能、科産賦能功能、科創金融功能和投研控一體功能,而“X”則包含國際化布局在內的其他功能。

  比如,在策源孵化方面,上海國投一手抓“源頭”,持續加強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等院校、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大校的聯動對接,做好科技成果的源頭轉化;一手抓“孵化”,與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浦東新區等地方政府合作,建設一批高質量孵化器。“成立上海未來産業基金就是為了支撐跨學科、跨領域和跨&&的顛覆式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範式創新。”戴敏敏&&,要重點支持具備創業潛質的科學家,擁有科學家精神的創業者,具備前沿科學轉化能力的投資者。

  同時,上海國投還在積極組建科創産業研究院,通過鏈結外部專家,形成一個高水平的顧問委員會。圍繞科創産業投資,研究院每年將會推出投資策略報告和投資白皮書,指導旗下基金更好捕捉科創“信號源”。

  科産賦能也是上海國投公司的獨特功能。“我們不但通過直投和子基金把錢投出去,還要提供優質服務讓科創企業能夠落下來,與區域經濟形成共振效應。”上海國投旗下上海國賦科産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説,上海國投將形成特色化、專業化、立體化的集成服務能力,讓科創企業能夠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當前,中國的科創企業正在積極走出去,開拓全球市場。上海作為開放高地,在助力科創企業出海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圍繞國際化布局,上海國投正在積極探索與香港、澳門及海外一流高校、機構、企業的合作,同時對接國際前沿技術、吸引外資企業來華發展。

  “展望未來,上海國投將全力當好服務上海科技創新和策源孵化的主力軍、促進三大先導産業和未來産業發展的主引擎、落實國資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主&&。同時,與各類金融機構建立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共同發揮‘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的示範、引領、帶動作用。”袁國華如是説。(記者 姜微 何欣榮 郭慕清)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