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向善:“聯通U愛”賦能殘障群體美好生活-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5 16:18:53
來源:新華網

科技向善:“聯通U愛”賦能殘障群體美好生活

字體:

在AI技術狂飆突進的時代,人們在享受技術紅利的同時,“AI鴻溝”卻悄然浮現,部分弱勢群體被擋在了科技進步的大門之外,如何推動“AI平權”,讓科技之光真正照亮每一個角落?一款名為“聯通U愛”的AI智能設備給出了溫暖答案,彰顯出“科技向善”的強大力量。當“最美輪椅跑者”劉峰用一根繩索拉響生命警報,當殘障倡導者丁玉峰用方言喚醒AI陪伴,科技向善的命題在此刻具象為千萬殘障人士的微笑——這不僅是産品的勝利,更是一個社會對“平等、尊嚴與自由”的鄭重承諾。

9月12日,在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上,中國聯通推出的這款AI智能設備“聯通U愛”集成了GPS、運動傳感器、聲紋識別模塊及生理數據採集單元等多種功能,受到了現場用戶的廣泛關注。記者採訪了兩位輪椅使用者代表——被網友譽為“最美輪椅跑者”的劉峰和殘障人士權益倡導者丁玉峰,聽他們分享對數字技術賦能殘障生活的切身體會。

從“緊急求助”到“全場景覆蓋”

劉峰坦言,輪椅使用者對數字産品的核心需求是“安全與便利”。他特別提到聯通U愛的“拽拽求助”功能:“過去在家洗澡不敢鎖門,怕摔倒無人知;現在只需拉一下設備繩索,家人就能收到精準定位和求救信號。”這一設計解決了殘障人士在衞生間、狹窄空間等場景下的安全隱患。丁玉峰則補充道,聯通U愛的電子圍欄功能對心智障礙兒童和失智老人尤為實用:“家長設置安全區域後,孩子或老人一旦超出範圍,系統會立即發送警報,這是防止走失的‘數字安全繩’。”

在出行方面,聯通U愛的無障礙導航功能獲得兩人高度評價。劉峰&&:“它能實時標注&階、坡道等障礙物,規劃最優路線,甚至比普通導航更懂輪椅使用者的需求。”丁玉峰則強調方言交互的突破性:“中國方言差異大,老人普通話不標準,但聯通U愛能精準識別方言並完成語音指令,讓科技真正‘接地氣’。”

從“工具”到“靈魂伴侶”

除了實用功能,聯通U愛的AI情感交互能力成為另一大亮點。丁玉峰分享道:“它不僅能講故事、播音樂,還能通過學習我的生活習慣,成為‘懂我’的陪伴者。比如我想吃某道菜,問它就能推薦菜譜,這種情緒價值對殘障人士尤為重要。”劉峰則從心理健康角度指出:“輪椅跑者鼓勵大家走出家門,而聯通U愛讓無法頻繁外出的人也能通過語音交流獲得歸屬感,這是科技對心靈的治愈。”

在談及産品接受度時,兩位受訪者一致認為殘障群體對科技産品的渴望“超出預期”,但過去常因操作複雜或功能單一望而卻步。聯通U愛通過“一鍵操作”和物理按鍵設計,降低了老年人及文化程度較低用戶的使用門檻。劉峰舉例:“群裏有老人不會打字,只需説‘給我女兒打電話’,設備就能自動撥號。”丁玉峰則強調其性價比:“在原有套餐基礎上每月加8元服務費,就能享受通話、導航、門禁等全功能,這是真正的科技普惠。”

從“體驗”到“信任”的破局之路

儘管産品優勢顯著,但劉峰指出,聯通U愛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知曉度不足”。“很多人看到設備時第一反應是‘這是什麼?’,但體驗後都會驚嘆其功能。”他建議通過養老機構、社區合作開展體驗活動,讓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潛在用戶親身感受科技便利。丁玉峰則從品牌信任角度補充:“中國聯通的央企背景是天然優勢,但需加強場景化宣傳,比如展示它如何幫助殘障兒童獨立上學、老人安全居家,讓效果‘看得見’。”

採訪最後,兩位受訪者對數字技術的潛力充滿期待。丁玉峰預言:“未來殘障人士與健全人的工作生活邊界將更模糊,因為AI能彌補身體差異,讓我們在更多領域平等競爭。”劉峰則以輪椅跑者的身份呼籲:“科技不僅要解決生存問題,更要幫助我們追求精神自由。聯通U愛讓我們相信,科技向善不是口號,而是正在發生的未來。”

從緊急求助到情感陪伴,從無障礙出行到“一老一小一特”普惠,聯通U愛的實踐印證了“科技向善”的力量。而如何讓更多“隱形群體”共享這一紅利,或許正是下一個十年科技企業與社會需要共同回答的命題。

【糾錯】 【責任編輯: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