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 讓春耕春管降本又增效-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16 09:49:12
來源:新華網

智慧農業 讓春耕春管降本又增效

字體:

新華網合肥4月15日電(李東標 陶佳)高標準農田裏,一片片嫩綠的水稻苗兒搖曳生姿;智慧農業車間裏,紅彤彤的番茄讓人驚喜連連……在數字化加持下,春日的蕪湖市弋江區呈現一派生態宜居、産業興旺的景象,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徐徐鋪開。

  

  蕪湖市弋江區一角。新華網發(鄭遠 攝)

科技助陣 智慧農業“顯身手”

近日,在蕪湖市弋江區火龍街道千畝高標準農田裏,伴隨著機聲隆隆,呈現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農田的一角,弋江區金色田園家庭農場負責人佘勇不用下田,手指輕輕一觸,就能指揮機器來幹活,通過節能灌溉技術,把天然有機肥和水直接輸送到農田……

“過去種田工作繁忙,村民都不願意種田,外出務工的很多;自從村裏建成高標準農田後,農業越來越現代化、數字化,陸續有村民回鄉,承包農田,重新開始種地。”弋江區農水局副局長戴瑋説。

  

  蕪湖市弋江區高標準農田。新華網發(鄭遠 攝)

  高標準農田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連著糧食安全,過去幾年,弋江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3.3萬余畝,有效地解決了土地耕種“分散化”“碎片化”問題。

  “你現在看到的改善灌排條件、解放勞動力,只是高標準農田帶來的一部分好處。”戴瑋認為,更為重要的是,高標準農田建設有效促進了當地農業機械化、水利化、信息化、標準化生産,推動了農業轉型升級和現代農業發展。

  

  蕪湖市弋江區火龍街道善瑞村田園風光。新華網發(鄭遠 攝)

   信息化、數字化是智慧農業的關鍵詞,也是現代化農業生産進步的指路燈。近年來,該區圍繞“一個核心,三大體係,N大應用”的運作體係模式,以“感知—決策—執行”的技術體係為支撐,結合物聯網係統、智能灌排係統以及無人農機係統等工程建設,實施生産全程數字化管理,實現“耕、種、管、收”全程少人化、無人化作業,示范推廣農業生産數字應用5000余畝。

   科技助力,春耕春管降本又增效。戴瑋介紹,智慧巡田的“農田鷹眼”係統,對比傳統人工巡田節約人工50%以上;智能灌排係統節約人工70%以上;較常規作業,智慧決策係統實現減肥20%、減藥20%以上的效果。

   “跨界”融合 特色農業迸發新活力

   水泥與番茄,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然而在安徽海螺集團,水泥廠處處有“智慧”,結出了累累碩果。

   走進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白馬山水泥廠,一排排3米多高的番茄植株上挂滿了密密匝匝的果實,行走其中倣佛置身“番茄森林”。

  

  海螺智慧農業車間。(弋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與普通溫室大棚不同的是,海螺智慧農業車間依托白馬山水泥廠水泥窯煙氣二氧化碳捕集純化示范項目,利用二氧化碳作為植物氣肥,運用水泥窯余熱為溫室採暖,推行全過程智能機械化,實現蔬果無土栽培種植。

  “以番茄每平方米年産量對比,普通大田約20斤,傳統溫室大棚約40斤,我們能達到120斤。”白馬山水泥廠有關負責人介紹,溫室內遍布感測器和控制器,實時記錄植株從定植到採收的數據,及時分析、預警,並通過溫、光、水、氣、肥智能化調控,提供最優生長環境,是一座可以全年不間斷生産、符合全球優質農産品標準的“果蔬工廠”。

  

  海螺智慧農業車間生産的番茄。(弋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海螺‘跨界’發展特色農業,探索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戴瑋表示,海螺水泥通過資源再利用,實現智能化、科學化、標準化種植,推動農業提質增效,發展和培育農業新質生産力。

  

  海螺智慧農業車間栽培的無土番茄。(弋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像海螺一樣的“跨界”企業不在少數。弋江區農水局負責人介紹,該區積極踐行農業發展新理念,堅持“以工哺農”,努力探索以科技賦能農業發展,推動傳統産業積極轉型,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

  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弋江區全力把農業優勢做得更“優”。截至目前,該區現有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産品生産加工供應示范基地1個,農産品加工企業20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3家。2023年,全區規上企業實現農産品加工産值150余億元,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糾錯】 【責任編輯: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