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江蘇省中醫院重慶醫院(重慶市永川區中醫院)承辦的“2025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大會”在重慶永川舉辦。本次大會以“守正創新 科普為民”為主題。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馬駿在致辭中指出,履行科普社會責任,服務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是學會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職責。近年來,學會積極推動中醫藥科普不斷走向科學化、規範化,未來也將持續匯聚各方力量,構建立體化科普生態,推動中醫藥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衞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趙勇在致辭中強調,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瑰寶,推動中醫藥科普傳播既是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必然使命,也是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的重要舉措。本次大會的舉辦將進一步激發巴渝大地“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熱情,為群眾健康帶來更多福祉。
重慶市永川區政法委書記李世紅在致辭中&&,永川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始終將中醫藥事業發展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本次大會為永川帶來寶貴機遇,區委區政府將以此為新起點,努力打造中醫藥科普“永川樣板”,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主旨報告環節,第四屆國醫大師丁櫻作《中醫智慧與現代科技》特邀報告,以國際前沿科研成果為例,探討了中醫藥理論與現代醫學思維相互對應的科學邏輯,並分享了當前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挑戰和醫學革命的展望。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李燦東作《中醫藥科普的原則》主旨報告,強調科普工作應遵循“權威性、合理性、普遍性、大眾性、可行性、經濟性”六項原則,並結合案例詳解了每個原則的重要性。
上海市政協醫衛文體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張懷琼作《主動健康 共建共享—聚焦大健康格局下的中醫藥文化弘揚》主旨報告,分享了上海堅持衞生—文體—教育橫向協同、市—區—街道縱向貫通的中醫藥文化弘揚與科普傳播模式。
圓桌交流環節,成都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鄭川、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院長商洪才、中華醫學會科普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唐芹、江蘇省中醫院黨委副書記陳玉根、重慶華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游洪濤等專家圍繞“科普助力中醫藥産業與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中醫藥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的挖掘與闡釋”兩項議題進行研討交流。
專題報告環節,副秘書長唐芹、副校長鄭川、江蘇省中醫藥臨床研究院腎病研究所所長孫偉教授分別作《科普與科研一體兩翼》、《相知無遠近 萬里尚為鄰—中國-塔吉克斯坦傳統醫藥合作交流》、《如何通過做好科普助力公立醫院發展》學術報告,從行業學會、高等院校、醫療機構的角度闡述了科普工作的價值與意義。
中醫藥典型科普工作交流環節,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盧建華、上海中醫藥博物館館長李贛、安徽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古籍特藏部主任鄧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青年醫師周叢笑分別帶來《新時代浙江中醫藥健康文化科普實踐—以科學文化中國行“中醫藥之旅”項目為例》、《加“數”前行,讓中醫藥科普場館煥發新生》、《新安十二月2025年中醫藥文化日曆燈》、《承天寺夜游調形篇—皮影科普劇創作》專題報告,從地方學會、博物館、圖書館和青年醫生視角,介紹了打造中醫藥文旅線路、賦能中醫藥科普場館、開發中醫藥文創作品的經驗和成果。
大會發布了《中華中醫藥學會“醫乃仁術,科普為民”倡議書》;啟動了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屆全國科普月。發布了《中醫藥科普研究報告(2022—2024)》,公布了首屆中醫藥科普工作典型案例和科普工作室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