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第二醫院夏金盈:新版糖尿病指南推動“以患者為中心”的個體化治療新理念-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8 16:45:55
來源:新華網

寧波市第二醫院夏金盈:新版糖尿病指南推動“以患者為中心”的個體化治療新理念

字體:

7月3日,由國家衞生健康委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指導,新華網主辦,中國社區衞生協會、寧波市第二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鎮海分院和寧波市鎮海區龍賽醫療集團共同支持的“健康素養 全民同行”——2025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基層動員會(浙江站)在寧波召開。

會上,寧波市第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夏金盈結合《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解讀了糖尿病診療領域的更新內容。她&&,新版指南的核心突破在於推動糖尿病管理理念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轉變,重點聚焦個體化血糖控制、靶器官保護和患者綜合臨床獲益。

寧波市第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夏金盈發言

個體化血糖目標需綜合評估多重因素

夏金盈指出,新版指南要求為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個體化的血糖控制目標。這源於患者群體存在的顯著個體差異,需要醫生綜合評估兩大類因素:不可變因素和可變因素。不可變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齡、病程長短、預期壽命、重要合併症(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以及對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可變因素則涵蓋患者的治療意願與積極性、家庭及社會支持系統、以及是否使用了增加低血糖風險的藥物。

因此,基於這些因素的綜合評估,對於年輕(預期壽命長)、病程短、無併發癥且無心血管疾病、低血糖風險低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可控制在6.5%以下。相反,對於高齡、存在多種併發癥、心血管疾病風險高或容易發生低血糖的患者,血糖目標值應適當放寬。

夏金盈提到,在本指南中有關老年患者的血糖管理也做了更新,提出了根據健康狀況分層管理的目標:健康狀況較差、活動能力受限明顯、合併多種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HbA1c目標可放寬為7.5%甚至8.0%。

強化治療應對高糖毒性,早期聯合治療獲強力推薦

針對新診斷且血糖嚴重超標的2型糖尿病患者,夏金盈解讀了新指南規範的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適用標準。當患者HbA1c 》9.0%,或空腹血糖》11.1 mmol/L,同時伴有明顯高血糖症狀時,即可啟動為期2周至3個月的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具體療程需根據患者高糖毒性的嚴重程度進行個體化調整。

這一推薦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延兵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中也充分展示。該研究納入新診斷且高血糖症狀明顯的2型糖尿病患者,先進行2-3周胰島素強化治療以解除高糖毒性,隨後患者被隨機分組接受不同治療方案,有的使用利格列汀和二甲雙胍的組合治療,有的只使用其中一種藥物,還有的只進行生活方式的調整。治療48周後的結果顯示,新治療策略組,尤其是在使用利格列汀和二甲雙胍組合治療的組別中,其血糖達標率(HbA1c<7.0%)達到80.4%,顯著優於單純生活方式干預組(60.2%)。夏金盈強調,短期強化治療如同一次“代謝重啟”,能夠有效逆轉高糖毒性對胰島細胞造成的損傷,為後續簡化治療方案奠定基礎。

此外,夏金盈指出,新版指南將“早期聯合治療”提升至A級證據推薦。這意味着醫生在起始治療時可以採取更積極的策略。早期聯合是實現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

治療路徑更新:心腎風險與體重權重提升

夏金盈指出,新版指南將生活方式干預和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作為基礎治療措施,貫穿診療全程。這一調整打破了傳統的用藥模式,強調根據患者個體特徵制定治療方案。

對於合併心腎疾病的患者,指南制定了分層治療策略:合併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其高風險的患者,優先選擇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 RA)或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製劑(SGLT2i);合併心力衰竭(HF)的患者應首選SGLT2i;合併慢性腎臟病(CKD)的患者也優先選擇具有心腎獲益的SGLT2i或GLP-1RA。若單藥治療血糖未達標,需逐步升級至二聯、三聯治療或胰島素治療。

對於無ASCVD或其風險、HF、CKD的患者,治療決策以體重分層為核心:超重或肥胖患者起始治療應選用具減重作用的降糖藥物;體重正常的患者則以二甲雙胍為基礎,根據血糖達標情況聯用其他藥物。本次指南還將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納入降糖用藥依據,對於合併MASLD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薦選擇有肝臟和心血管獲益證據的GLP-1RA或雙激動劑。

夏金盈強調,這一分層策略源於對“心腎代謝綜合徵”共病機制的深入理解——脂肪過剩、功能失調,誘發炎症反應、氧化應激、胰島素抵抗和內皮功能障礙等,促使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最終導致心、腎、肝臟等多器官損傷。

夏金盈&&,指南的深層理念是推動診療思維從“以疾病為本”向“以人為本”的重要轉變,這要求醫生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積累個體化治療的經驗,最終讓患者獲得全面、長久的健康獲益。

【糾錯】 【責任編輯: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