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招商之變看發展之變——來自山東菏澤的走訪見聞-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9 10:22: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從招商之變看發展之變——來自山東菏澤的走訪見聞

字體:

  山東省菏澤市城區景色(無人機照片)。記者 郭緒雷 攝

  地方招商“太卷”,怎麼破?山東菏澤給出自己的答案。近年來,作為工業洼地的山東菏澤市引進超億元重點項目以年均15%以上速度遞增,實現了從經濟全省墊底到發展“三連跳”、躋身山東中游的跨越。

  記者調研發現,菏澤以幹部作風轉變克服招商引資“內卷化”思維,通過“靶向引資”式招商構建鏈條化産業集群,“長效全程”式貼心服務助企業扎根拓展,以專業化招商打造企業蓬勃發展的良性生態系統,為地方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撐起了“跳桿”。

  “幹部帶着産業鏈圖譜上門”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菏澤工業基礎薄弱,招商引資長期處於“少人問津”的尷尬境地。面對激烈的區域競爭,菏澤曾想過像其他地方一樣以稅收減免、土地低價等“打折優惠”政策吸引企業。

  菏澤市招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坦言:“單純拼同質性優惠政策,不僅難以持續,還可能招來‘短命’企業,對地方經濟的長遠發展並無益處。”

  不改革,無出路。菏澤市委、市政府認識到招商短板後迅速調整思路,推出三大創新舉措:

  一是專業化招商,讓懂産業的人招引項目。“當初考察時,菏澤幹部帶着産業鏈圖譜上門,連我們需要的蒸汽供應成本都測算好了。”復星醫藥項目負責人回憶道。這種“比企業更懂産業”的專業態度,讓這家醫藥巨頭最終將北方生産基地落戶菏澤現代醫藥港。據了解,菏澤打破“全員招商”粗放模式,組建化工、生物醫藥、新能源等10個重點産業鏈工作專班,每個專班由市領導挂帥,配備懂技術、懂市場的專業招商人才。“過去招商靠‘碰運氣’,現在靠‘精準對接’。”菏澤生物醫藥産業專班負責人説,專班深入研究産業鏈上下游,瞄準行業龍頭和關鍵配套企業,招引項目與本地産業高度契合。

  二是補鏈式招商,避免“撿到籃子裏都是菜”。“我們敢把重點研發中心放在菏澤,看中的是‘熱帶雨林’式生態。”沈藥合澤藥業(山東)有限公司負責人説,以現代醫藥港為核心,周邊布局了多個專業園區,涵蓋研發孵化、原料藥、製劑全鏈條,連實驗中心都配套完備。這種“拎包入住”的産業生態,讓企業研發周期大幅縮短。當前的菏澤,不再盲目追求項目數量,而是聚焦“強鏈、補鏈、延鏈”,推動産業集群化發展。

  三是全周期服務,讓企業“招得來、留得住、發展好”。“當地各政府部門辦事效率高,行政審批快,從項目對接、洽談簽約,到開工建設、投産達效僅用時不到3個月。”位於曹縣的山東泰美日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學芹説。山東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後,菏澤創造了“一天通水電、一個月拿證、一個季度投産”的施工速度,實現提前一年半投産。公司負責人劉東説:“無環境不成長,優良的投資生態使公司迅速發展,使企業榮獲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和山東省製造業單項冠軍等稱號。”菏澤實行重大項目包保推進機制,各縣區建立“三個一批”重大項目推進清單,由縣區領導牽頭組建專班包保推進,全流程跟蹤服務。記者發現,不少企業為菏澤“急企業之所急、供企業之所需、解企業之所難”的作風所吸引。

 千方百計促産業集群成體系發展

  招商思路轉變,帶來産業升級和經濟騰飛。

  2018年以來,菏澤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連年位居全省前列,由省外落戶的企業超千家,數量居山東第一。菏澤市委書記張倫説,菏澤形成生物醫藥和高端化工兩大核心産業,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等一批新興産業集群迅速布局,産業體系不斷提質增效。

  主導産業集群式發展。“菏澤的産業配套越來越完善,我們在這裡投資,不僅成本低,還能快速對接上下游資源。”復星醫藥集團項目負責人&&。在生物醫藥領域,菏澤已集聚規模以上企業142家,2024年産業規模不斷擴大,主營業務收入突破800億元,成為山東省重要的生物醫藥産業基地。步長制藥、睿鷹制藥等企業持續增資擴産,復星醫藥、皓元醫藥等行業龍頭紛紛落戶。

  在高端化工領域,菏澤依託東明石化、旭陽化工等骨幹企業,引進一批高附加值精細化工項目,推動産業向綠色化、高端化轉型。東明石化集團董事長李湘平説:“政府不僅支持我們技改升級,還幫助我們對接科研院所,推動産學研深度融合。”

  新興産業迅速落地。菏澤把發展新能源産業作為産業結構升級、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支撐,進行全鏈條布局、全域化推進。“他們不是讓我們‘看菜單’,而是直接‘配營養餐’。”龍蟠科技行政經理李樹昌説,針對鋰電池正極材料項目,當地提前規劃了相鄰的鋰電池回收項目用地,將拆解、濕法回收提煉的鋰電池廢舊材料加以循環利用,讓産業鏈“隔墻供應”。記者在鄄城縣陳王街道化工産業園看到,龍蟠科技投資建設的山東鋰源6.25萬噸磷酸鐵鋰、10萬噸磷酸鐵自動化項目已建成投産。目前,“鐵鋰1號”正極材料正源源不斷供應寧德時代,8萬噸磷酸鐵鋰前驅體項目力爭6月底建成投産。

  目前,菏澤已落地以龍蟠科技、巨灣技研、江蘇超電、海希儲能為代表的鋰電項目,以英搏爾、精進電動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項目,以海裝、天順為代表的風電製造項目,曹縣也入選山東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試點縣,初步搭起了新能源産業快速發展框架。

  串“珠”成“鏈”帶動協同發展。“我們看中的不僅是區位優勢和市場前景,更是當地已形成的食品産業集群生態以及事事無憂的營商環境。”中華食品工業集團董事長黃育鵬&&。位於巨野縣的山東寶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媛媛説:“縣裏設身處地為企業着想,各種貼心舉措,不僅讓企業感到暖心,也堅定了企業在巨野發展的決心和信心。”翻開菏澤市招商參考手冊,13本産業圖譜清晰標注化工、生物醫藥、新能源等10條主鏈的“斷點”與“堵點”。

  菏澤市商務局局長尹慧萍舉例,牡丹區投資78億元的江蘇超電動力電池、魯西新區投資130億元的山東海辰一體化零碳産業園、單縣75億元紡織新材料智能製造産業園、鄆城縣投資3億元的中儲物流綠色智能倉儲項目等,正為菏澤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理念升級帶來治理啟示

  菏澤招商引資從少人問津到紛至沓來,是方法的創新,更是發展理念的升級。其成功經驗有着重要啟示:

  招商不能靠“內卷”,而要靠“精準”。各地招商引資過程中因過度競爭和短期政績壓力,導致同質化、低效化甚至惡性競爭的“內卷式招商”模式在當下已經難以為繼。尹慧萍介紹,近年來,通過建立産業鏈圖譜分析機制,聚焦新能源、生物醫藥等主導産業的關鍵技術環節,菏澤成功引進了長時儲能等具有核心技術的高質量項目。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奔説,菏澤不拼“稅收優惠”,不比“財政獎勵”,而是深入研究産業鏈,瞄準關鍵環節,才招來了高質量項目。

  營商環境比優惠政策更重要。企業最關心的不是一時的“補貼”,而是長期的經營環境。有求必應,無事不擾,讓企業放心發展,才能實現“落得下、留得住”。尹慧萍説,菏澤優化營商環境主要採取三項措施:一是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落實領導幹部包保責任制,開展市縣領導幹部遍訪規上企業行動,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二是對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建立“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市縣聯動”工作機制,及時受理並解決企業訴求;三是對全部經營主體和市民,開展政務服務人員亮人員身份、亮制度職責、亮評價結果“三亮”專題行動,構建起全過程服務經營主體的工作閉環。同時,實施《菏澤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開展規範行政執法等專項行動,提升服務效能和執法規範化水平。

  幹部作風決定招商成效。中共山東省委黨校教授王金勝認為,幹部作風轉變是菏澤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的關鍵。領導幹部帶頭招商、帶頭服務,菏澤把招商引資作為開放發展“一號工程”,&&《關於提升幹部隊伍能力作風20條意見》,倡樹“一流作風”幹事業,以能力作風大提升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水平。從沒有任何建設北方基地的想法,到帶着長時儲能技術落地菏澤,海辰儲能負責人王鵬程説:“菏澤最感動我的是團隊,前前後後幾十次接觸和洽談,我都能看到菏澤幹部身上的真誠、拼勁和對發展的渴望。”

  工業落後地區的環境封閉、思維落伍、地方保護等問題往往是企業考慮投資設廠時最為擔心的因素。王金勝認為,菏澤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打響了金字招牌,在企業間形成了“投資來菏澤”的共識。(記者 楊守勇 王陽 劉錚)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