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由中國志願服務基金會、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主辦,光輝視界專項基金承辦的“光輝視界”2025年度系列公益行在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正式啟動。
據悉,此次活動得到北京同仁醫院專家團隊以及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衞生健康局、教育和體育局、民政局、婦幼保健院等多家單位支持。
學生在使用AI驗光
在順平縣民政事業服務中心,早早趕來的居民在志願者的引導下排隊等候篩查;現場設置了AI眼底拍攝區、智能驗光區和專家諮詢區。來自鷹瞳科技和迪佳極視的工作人員操作設備為居民完成檢查,現場打印報告、解讀數據,確保每一位參與者都能了解自身眼健康狀況。
在科普宣講環節,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眼科專家魏文斌教授以《呵護眼健康,一生享光明》為主題,面向到場群眾開展了深入淺出的講座。他結合臨床經驗,重點講解了幹眼症防治、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及青光眼等常見疾病的識別和管理。
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眼科專家魏文斌教授講座
“白內障是老年群體的高發問題,極大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魏文斌説,白內障是晶狀體隨着年齡增長慢慢變渾濁造成的,雖然看似嚴重,但手術治療已經非常成熟,只要在正規醫院接受評估和手術,大多數患者都能顯著改善視力。
講座中,他特別提醒到:青光眼早期往往沒有症狀,一旦出現視野缺損就可能為時已晚。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家族史的人群,應當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眼壓和視神經檢查,早發現,才有機會保住視力。
他還提到,不少老年人存在眼幹、刺痛、畏光、模糊等症狀,以為是“年紀大了正常”,習慣“忍一忍”。事實上,幹眼症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疾病,並非簡單的“上火”,而是因為淚膜結構改變了。這些症狀通過系統性分級管理、改善環境和規範用藥等治療,是可以緩解的。
很多人血糖控制得很好,但忽視了眼底檢查,等到視力下降,往往已經無法逆轉。魏文斌&&,眼底是全身健康的“窗口”。拍一張眼底照片不到一分鐘,卻能發現很多潛在問題,包括高血壓、腦血管異常、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老人們往往身體多個系統出了問題,但通過這一張圖就有了“預警”。
“眼睛和身體一樣,進入老年階段更加需要定期保養和規範檢查。”他説,這並非出於對疾病的恐懼,而是為了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看得見、看得清的狀態下,安心生活、自由出行,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
講座結束後,不少老年居民來到諮詢區,諮詢自己關心的眼病問題。魏文斌教授及來自同仁醫院的專家團隊逐一解答,耐心講解。
除講座外,公益行動還為居民提供了詳細的篩查服務。通過AI眼底照相設備生成清晰的眼底圖像,結合算法評估潛在風險;智能驗光設備則能提供屈光度數據,為後續配鏡和視力矯正提供科學依據。
“此次在順平縣舉辦的公益行共為近200名群眾提供了眼底檢查、屈光檢測、健康諮詢及護眼産品。”“光輝視界”項目負責人介紹説,未來,項目將繼續聯合專家團隊,持續走進更多偏遠山區、基層醫院、社區、養老院和學校,為有需要的群眾開展眼健康篩查、健康宣教、科普講座,同時提供義診、病情隨訪和手術支持,讓“早知道、早發現、早干預”理念落地生根,助力更多人群提高眼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