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心臟重症監護病房,會經歷什麼?-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27 10:37:02
來源:新華網

進了心臟重症監護病房,會經歷什麼?

字體:

重症監護室--Intensive Care Unit,簡稱ICU。通常在ICU治療的患者危險性都比較大,需要24小時監護其生命體徵。其中冠心病方面的ICU是冠心病重症監護室,簡稱CCU。CCU旨在治療患有嚴重或急性冠脈綜合徵的患者。在心臟外科強大的醫院中,通常把僅收治內科治療的冠心病患者的ICU稱為CCU,而收治外科術後患者的稱為心臟外科重症監護室,簡稱CSICU或者SICU,本文統稱為ICU。

ICU配備了專門的心臟病相關治療及監護設備,並配備受過嚴格心臟監護培訓的醫務人員。在ICU中的患者並不單純患有心臟病,在許多醫院,越來越多的重症患者進入ICU接受治療,這些患者除了心血管疾病外,還有其他需要管理的慢性健康問題,包括:敗血症、急性腎損傷及急性呼吸衰竭等。

哪些患者必須在ICU治療?

某些患者因需要全天候監測和專門的心血管治療。他們通常因患有嚴重、急性和/或不穩定心臟疾病而被送入ICU。

其中最常見的是急性心臟病發作或其它形式的急性冠脈綜合徵。患有這些疾病的人的病情容易發生快速、意外的變化,通常需要不間斷的治療,例如有針對性的溫度管理(誘導亞低溫)。

其它可能需要留在ICU的患者包括:心臟外科術後患者;有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特別是如果他們病情特別嚴重或不穩定或需要使用機械循環輔助設備時;嚴重心力衰竭後需要密切監測,即使他們已經穩定並正在等待心臟移植;患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不穩定型心絞痛或可能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者。

根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近期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報告2022》,中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0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39萬,高血壓2.45億。而根據中國生物醫藥工程學會體外循環分會調查,我國常規心臟外科手術每年超過34萬例。因此,在大多數三級醫院ICU往往是一個繁忙的地方。

ICU中會發生什麼?

ICU配備了專門的人員和設備,可以治療和管理心臟病患者特有的問題,尤其是在需要持續監測時。

接受過專門培訓的護士、技術人員和醫生可以24小時為患者提供治療,其醫護人員與患者的比例比普通病房要高得多,這些危重症患者能夠得到醫護更大的關注。不過如同醫生常跟患者家屬説的那樣,“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這種更大的關注也意味着更大的風險。

所有ICU患者需要24小時心電監護,記錄和分析每一次心臟跳動、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如果發生嚴重心律失常等異常,將發出警報以提醒醫護人員。 

某些患者還將臨時將導管放置在動脈中持續監測他們的血壓,或將導管放置在肺動脈中以監測肺動脈等位置的血壓,以便醫護人員更好地判斷病情變化。

患有嚴重心力衰竭的人可能會接受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ABP)、體外膜氧合(ECMO,就是疫情廣為人知的ECMO)或左心室輔助裝置 (LVAD)來幫助他們的心臟泵血。 

無論是否使用,患者均配備呼吸機;一般來説,心臟術後的患者常規使用呼吸機。

ICU中的人員經常需要對患者進行檢查,因此ICU配備此類測試的設備,包括血液檢驗設備、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和胸部X射線等等。

ICU的配置通常與典型的醫院普通病房不同。大多數都有中央護理站,周圍有8到12個單人間或可以隨時隔離開的病床,每個房間都有大玻璃窗,因此可以從護理站毫無遮擋的看到病人。護理站本身將配備監控屏幕,顯示每位患者的生命體徵。如果發生任何緊急情況,訓練有素的醫護人員會立即發現並立即做出反應。

一般來説,ICU中的許多患者都在臥床休息,但對於那些能夠(並且可能受益於)每天在規定時間內起床的人來説,可以使用舒適的座椅。

訪客

與普通病房不同,ICU不允許陪護,但是允許訪客探視患者,但通常僅限於直系親屬。探視時間限於每天兩到三個短時間(一般是30分鐘)。親人探視會給患者極大的勇氣,配合醫護治療與康復鍛煉。

需要注意探視者禁止外帶食物和其它物品,例如鮮花,因為ICU中的患者飲食往往需要接受監督,而鮮花可能會將導致感染的細菌帶入ICU或者導致患者嚴重過敏而發生危險。入ICU您可能會看到親人連接很多管路,甚至氣管插管。這個場面可能令人不安,但不要驚慌:這是為了確保他們受到密切監視和必要的治療方式。 

轉出ICU之後 

接受心臟外科手術患者ICU的平均停留時間為一到六天。符合轉出標準後,大多數患者被轉移到心臟病房內的重症病房,在那裏繼續接受較少的重症監護。儘管還要進行持續的心臟監測,但允許(並鼓勵)患者開始有規律地行走和移動。我國對心臟手術後的心臟康復工作起步較晚,在國外,物理治療師或運動治療師會與下級單位的患者一起工作,以幫助他們在行走中取得進展,並指導他們在獲准回家後應避免哪些活動。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時也要破除患者的“心臟術後不敢動,要靜養”的錯誤理念。

大多心臟病患者在普通病房一段時間,即可直接出院回家。他們經常被規定一個心臟康復計劃,包括什麼時候進行復查。他們將在其中更多地了解他們的飲食、運動和其他生活方式因素的必要改變。這些變化對於避免再次住院,甚至 ICU“二次游”非常重要。所以,進入ICU代表患者病情危重,變化多端,但不意味着前途暗淡。多數進入ICU的患者可以順利轉出ICU,尤其是心臟術後患者,ICU更是通往康復的必經之地。(作者:王世磊 安徽省胸科醫院心臟外科重症監護室/SICU主任)

【糾錯】 【責任編輯: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