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10月9日電(記者喻珮、熊翔鶴)23&巨型花車亮相武漢光谷,用“城市大巡游”掀起國慶歡慶熱潮;中秋月圓夜,湖北省博物館將千年文物與傳統雅韻相融,打造一場“中秋夜宴”;“湖北有禮”票根小程序“上新”,游客上傳票根便可解鎖各項文旅消費優惠……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湖北文旅市場推出涵蓋旅游全鏈條的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湖北文旅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湖北全省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2036.34萬人次,較2024年同比增長12.9%,武漢目的地航線訂單量同比增長68%。
“1號去光谷看完花車大巡游,又特意帶着老家親戚來武漢坐空軌、游東湖、逛江灘。”武漢市民彭安聖向記者分享了假期行程。作為節假日“重頭戲”,國慶當天在武漢上演的花車巡游,吸引超10萬市民游客現場圍觀。氣勢恢宏的“河山錦繡”、底蘊深厚的“楚風漢韻”、精妙絕倫的“非遺國潮”,還有潮汕英歌舞、山南藏戲、神農架梆鼓,各花車方陣匠心獨運,一車一主題,喜慶華誕。
10月4日,游客在湖北省襄陽古城游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楊東攝)
湖北各地文藝演出豐富多樣、推陳出新。長江文化藝術季包含的“靈動長江”舞&藝術精品展、“映像長江”電影周等900余場專題展演持續上演;“村晚”“村歌”“全民閱讀”等各類惠民活動達3000余場次;全省博物館舉辦223場主題活動,8天累計接待觀眾335.17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2%。
編鐘、秦簡、三國、知音文化等文旅IP成為假期熱門旅游項目。在曾侯乙編鐘的出土地湖北隨州,煥新亮相的隨州博物館將編鐘重器、禮樂典章“活化”為可觀、可感、可參與的文化體驗;雲夢睡虎地秦簡的出土地湖北雲夢,打造沉浸式秦楚文化體驗區,雲夢縣博物館參觀人數同比增長111%;在武漢古琴&景區,“高山流水”文化講壇、“古韻雅行”漢服換裝游園等活動,盡顯傳統文化的視聽之美與互動之趣。
10月6日晚,游客在湖北省宣恩縣乘坐竹筏欣賞夜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王法鈞攝)
東湖之濱的湖北省博物館延長開放至晚9時30分,累計接待觀眾近2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5萬多人次。6日晚舉辦的“江漢同龢中秋夜”主題活動,月夜與光影將博物館裝點一新,不少游客與由專業演員扮演的“曾侯乙”“楚莊王”“越王勾踐”等歷史人物不期而遇,領略古代中秋祭月、宴飲等場景。
活動現場,來自塞內加爾共和國的留學生郭飛龍説,中國傳統文化中“月寄相思”的內涵讓他思念起遠在異國的父母,“望著同一輪月亮,就像望著彼此一樣。”
國慶中秋假期,荊州方特東方神畫主題樂園舉辦煙火秀。新華社發
夜幕降臨,荊楚大地的文旅活動絢麗多彩,全省60余個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推出音樂會、國潮秀、煙花秀等260余場夜游活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襄陽、荊州等地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襄陽華僑城奇幻谷千架無人機、10萬發煙花、7D城堡光影共同點燃夜場狂歡,煙火氣十足;荊州古城創新融入燈光秀、無人機表演、老字號市集、博物館夜游等,令大批省內外游客流連忘返。
“除了豐富的文旅産品供給,新上線的‘知音湖北·票游荊楚’活動,打通‘吃住行游購娛’,形成全域旅游新生態。”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游客上傳飛機票、火車票、演唱會門票等票根便可享有景區門票、酒店民宿等優惠,獲得“物質消費+文化享受”的雙重體驗。“票根經濟”讓全鏈條企業産生聯動、獲得共贏,助推流量變“留量”、“打卡”變“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