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箱漸豐富 央行加碼流動性精準投放-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9 09:33:46
來源:經濟參考報

工具箱漸豐富 央行加碼流動性精準投放

字體:

  面對跨季、假期的雙重資金需求,央行流動性投放力度持續加碼。央行9月28日公告稱,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開展了1817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公開市場無逆回購到期,實現凈投放1817億元。此前兩個工作日,央行通過逆回購操作分別凈投放2965億元、4115億元,並在9月25日通過MLF(中期借貸便利)放量續做凈投放3000億元,呵護跨季資金面態度明顯。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5年第三季度例會研究下階段貨幣政策主要思路時提及“加強貨幣政策調控”“保持流動性充裕”等。展望未來,業內專家稱,央行將不斷完善流動性管理工具箱,靈活搭配長、中、短期操作品種精準調節流動性,後期數量型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

  9月以來,市場面臨較大到期資金壓力。9月商業銀行同業存單到期量約3.5萬億元,買斷式逆回購以及MLF等中長期流動性到期量較8月明顯增加,繳稅規模環比上升。

  9月22日至26日,央行公開市場到期資金規模累計高達21268億元,單周到期規模升至年內高位。同時,9月既是政府債券發行高峰期,又是信貸投放大月,因此對市場流動性形成一定壓力。

  記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央行多次及時出手為市場注入“定心丸”。截至9月28日,央行本月已開展兩次買斷式逆回購操作,3個月、6個月兩個期限品種合計加量續做3000億元,同時及時開展MLF加量操作,並通過逆回購投放流動性,有效緩解了資金集中到期帶來的流動性壓力,體現出政策端對市場流動性的呵護意圖。

  當前央行持續注入中期流動性,背後有着多重政策考量。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稱,一方面,現階段正處於政府債券持續發行高峰期,充足的中期資金能夠實現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既助力政府債券順利發行,也為企業和居民的信貸融資需求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近期中長端市場利率普遍上行,銀行體系流動性有所收緊,加大資金投放可穩定市場預期,確保流動性保持充裕。

  “此外,這一操作也在釋放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加力的信號,明確貨幣政策延續支持性立場,為宏觀經濟穩定運行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王青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大投放規模穩定流動性的同時,央行還對操作工具機制進行優化,進一步提升流動性調控的精準性與有效性。

  央行9月19日公告調整14天期逆回購操作方式,具體來看,公開市場14天期逆回購操作調整為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操作時間和規模將根據流動性管理需要確定。這被業內人士視為是央行對流動性管理工具箱的進一步優化。

  與此同時,9月22日,央行開展了30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啟動時點略早於往年,釋放出央行提前投放跨節資金的信號,凸顯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取向。

  從資金市場表現來看,9月28日,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市場呈現利率走低趨勢,DR001、R001加權平均利率分別下降1.8個基點、3.2個基點,報1.3131%,1.3344%。短期利率的下行,也從側面印證了央行加大流動性投放、提前應對跨季壓力的有效性。

  展望未來貨幣政策操作與資金面走勢,業內專家稱,央行將根據流動性形勢和機構需求情況,靈活搭配長、中、短期操作品種,平滑資金投放和回籠節奏,流動性管理將更加精準高效,貨幣政策支持性立場更為明確。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預計,下一步,央行還將通過逆回購、買斷式逆回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對中短期市場流動性的調節;通過MLF操作、降準等措施,繼續釋放中長期流動性,優化流動性期限結構,進一步滿足政府債券發行、信貸投放增加等對市場流動性的需求,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充裕,更好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服務。

  此外,市場對於擇機恢復國債買賣預期也逐漸升溫。董希淼&&,四季度是穩增長政策發力之時,央行可能結合降準等其他工具,通過恢復國債買賣來向銀行體系注入長期流動性,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如果央行重啟國債買賣操作,可能會延續2024年採用的“買短賣長”模式,既能投放基礎貨幣,又有助於維護收益率曲線的合理形態。

  “從保持流動性充裕,引導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釋放穩增長政策適度加力信號等角度出發,四季度央行有可能適時恢復國債買賣,這意味着後期數量型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王青説。(記者 向家瑩)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