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9月20日電(記者宋立崑)汽車電池、車機芯片、操控系統……5萬餘平方米的展區裏,匯聚了國內外312家新能源汽車相關領域企業,參展企業將自家“拳頭産品”擺上展&,讓正在湖北十堰舉行的2025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交易會,成為一場高科技商業“大集”。
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展示的新品發動機與變速箱。新華社發(石歡 攝)
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展出的一款智能控制器引人關注。“新能源商用車對續航要求高,但如果持續加大電池包,就會擠壓載貨空間,也容易使整車超重。”公司工程師王博宇介紹,他們的研發思路是用智能化控制推動節能,使用最新一代的碳化硅芯片以提升整車能源利用率,經測試可節能5%。
與會專家&&,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已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創新驅動。近年來,動力電池單體成本降低30%、壽命提高40%,充電速率提升3倍多。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新能源基礎設施的研發。
湖北萬潤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新能源儲能領域多年。這次,他們將一款800千瓦全液冷分體式直流充電樁的新品發布會搬到了交易會現場。比起上一代産品,噪聲更低壽命更長。
“這些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新款頻出,各種新的充放電需求不斷出現。”公司智能充電事業部負責人曹軍輝説,“這就像快餐店,要滿足不同口味客人的需要,倒逼技術升級。”發布會剛結束,曹軍輝就被幾名整車企業代表攔住,商談為他們的線下門店配齊高效充電樁。
外國客戶在交易會上與參展企業洽談。新華社記者 宋立崑 攝
一些外商不遠萬里來到這座鄂西北山城尋找合作機會。“我公司與湖北省盾甲專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自去年合作以來,交易額已超4億元。”阿爾及利亞首球汽車公司董事長易卜拉欣·拉巴赫説,“中國公司改裝的産品,跟我國需求完美貼合,得到用戶的喜愛和認可。”據了解,本次交易會還吸引了英國、意大利、加納等國的採購團,以及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的商協會代表共計160餘人參加。
在武漢理工通宇新源動力有限公司的展&,記者了解到,他們這次不僅是來洽談合作、尋找商機,也同步開展着産業調研,將大家反映的問題帶回實驗室。
“我們孕育於高校,但沒有脫離高校,每年還會與母校武漢理工大學合作,共同突破工程問題10多項。”武漢理工通宇新源動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梓梁説,他們是一個只有300多人的小公司,但得益於産學研緊密結合,現已是國內多個一線汽車品牌的供貨商,年産值逐年攀升。
現場展示、現場洽談、現場簽約,這種“趕大集”式的企業對接形式,商業效果卻不同凡響。本次交易會從19日持續至21日,據會務組統計,已有27個項目在活動現場簽約,項目總金額超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