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批復同意江蘇自貿試驗區生物醫藥全産業鏈開放創新發展方案;相關部委以全島封關運作為契機,持續完善海南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四川&&十九條穩外資舉措,推動外資在川發展……近期,從中央到地方,擴大對外開放、強化招引外資相關政策措施不斷&&。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政策利好進一步穩固着外商投資中國的信心,不少外資企業&&將加大在華投資,技術研發中心、智能綠色生産基地等成為布局重點。
近日,國務院發布批復文件,原則同意《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生物醫藥全産業鏈開放創新發展方案》(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創新&&境監管模式,拓展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制度試點範圍;推進工作許可和&&境便利化,研究推進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和工作類居留許可“一口受理、並聯審批”工作模式等,受到相關外資企業關注。
記者從江蘇自貿試驗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國務院批復文件一經發布,就有不少企業前來諮詢,其中不乏生物醫藥領域的外資巨頭,期待政策支持為其在華發展創造更好條件。該負責人同時&&,接下來,江蘇自貿試驗區將對照《方案》逐條梳理,結合本地實際,細化落實舉措,制定&&省級配套方案。
除自貿試驗區以高水平開放為引領進行更多先行先試外,近期還有不少地方&&了專門的穩外資舉措。比如,海南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外資外貿工作,提出要降低准入門檻,讓外資“進得來”;優化要素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讓外資“發展好”;穩定市場預期,保障合法權益,讓外資“放心投”;正確引導方向,與海南自貿港發展同頻共振,讓外資“投向準”。
江蘇省政府也召開穩外貿穩外資工作專題會議,提出完善重點外資項目全周期全要素保障機制,推動更多外資企業境內利潤再投資,吸引跨國公司設立布局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多措並舉推動外資“回穩提質”。
四川印發《2025年四川省穩外資行動實施方案》,從4個方面提出19條舉措,包括推動重大和重點外資項目落地,強化外資企業公平競爭保障,拓寬外資企業融資渠道等,為外資在川發展鋪路搭橋。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更多開放舉措醞釀&&。海關總署&&,正在就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做準備,“二線口岸”報關規範等三份文件將於近日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將結合當前外資企業再投資時關注的重點領域,研究&&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以及中西部和東北地區。
這些利好進一步穩固着外資企業投資中國的信心。記者採訪的多家外資企業都表達了持續加大在華投資的意願。
太古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對記者&&,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政策導向,為外資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市場潛力和動力十足。未來,太古可口可樂會持續加碼在中國的投資,進一步加強營運能力。”
鄭州太古可口可樂擴容重建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該項目總投資額不低於9億元,計劃於今年10月投入運營。此外,太古可口可樂蘇州新廠、大灣區智能綠色生産基地將於明年正式投産。
德國汽車廠商寶馬集團宣布,將在江蘇南京設立其在華首個信息技術研發中心。記者從寶馬集團了解到,寶馬正系統化布局加速構建面向未來的中國智能化生態體系,覆蓋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智能座艙、智能交互等核心技術領域。
博西家用電器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宋凜冰也&&,博西一直深耕中國市場,將全價值鏈都投資在中國。他還透露,“未來六年,我們已經明確再繼續投入超過30億元研發費用。”
中國德國商會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92%的德企願意繼續深耕中國市場,超過半數德企計劃未來兩年增加對華投資。中國美國商會2025年度《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近一半會員企業仍將中國列為全球前三大投資目的地之一。
“雖然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但外資企業深耕中國的意願依然強烈、信心依然堅定,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備的産業體系、豐富的創新資源、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外資企業投資興業提供了一片難得的沃土。”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王冠男日前&&。(記者 王文博 何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