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高山蔬菜成鄉村振興新引擎-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2 18:59:19
來源:新華網

科技賦能,高山蔬菜成鄉村振興新引擎

字體:

  新華社合肥8月22日電(記者何曉)立秋已過,安徽多地仍處於高溫模式,而在位於大別山腹地的安慶市岳西縣石關鄉,晨霧中已透出些許涼意。50歲的岳西縣豐收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三一頭戴草帽、手握鐮刀,穿行在近一米高的茭白田里加緊采收。

  得益於平均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地勢,這裡的氣候冷涼濕潤,“反季節”的高山蔬菜正值收穫旺季。

  這是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石關鄉馬畈村的茭白田。新華社記者 何曉 攝

  “從前種水稻産量少、效益低,如今我們依託當地高海拔的地理優勢種植高山茭白等蔬菜,腰包鼓了起來。鄉親們靠種菜致富,蓋起了寬敞明亮的新樓房,日子越過越紅火。”劉三一笑着説。順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座座白色小樓掩映在遠處的青山綠水間,勾勒出一幅山清水秀、民富業興的鄉村新圖景。

  岳西縣位於安徽省西南邊陲,近年來,當地政府將群山環繞的地理劣勢變發展優勢,充分利用山區獨特的氣候資源,積極引導農民大力發展高山蔬菜。經過40多年的不懈努力,以露地茭白和設施瓜菜為主的高山蔬菜産業已成為岳西縣農村經濟發展的特色主導産業之一。

  岳西的高山蔬菜有何“高”招?除了高海拔帶來的純凈空氣與低溫環境之外,科技賦能是關鍵。

  走進位於石關鄉馬畈村的高山蔬菜綠色高産高效樣板區,茭白在水田中舒展身姿,一旁的大棚中,番茄、茄子等旱地作物長勢喜人。“在同一田塊中長期種植同種作物,會導致土壤質量下降,我們在樣板田中採取水旱輪作的耕種模式,不僅能改善田塊土壤結構、提高肥力指標,作物病蟲害率大幅降低,産量也有所提高。”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所長嚴從生告訴記者。

  這是由安徽省農科院培育的不同品種的茭白。新華社記者 何曉 攝

  近年來,安徽省農科院與岳西縣農業農村局深度合作,引進試驗新品種100余個,培育出皖茭3號茭白、皖椒177號辣椒、皖茄15號茄子等新品種,推動種苗繁育研究取得新進展;制定針對性強、精準度高、易操作的生産技術標準,促成輪作栽培、越夏避雨栽培、嫁接栽培等30多項新技術落地應用。

  不止於“送技術”,更着力於“育能力”。“以前種菜全憑老經驗,病蟲害一來就慌神。近年來,安徽省農科院每年組織科技人才下鄉,專家們鑽進地裏手把手教我們科學種菜,把書本上的學問變成聽得懂、用得上的實在招。”劉三一感慨道,“理論知識和實操能力跟上了,産業效益提高了不少,這都是科技帶來的實打實的好處。”

  在科技助力下,岳西縣高山蔬菜産業規模、質量、效益實現穩步提升。2024年,岳西縣高山蔬菜種植面積超15萬畝,産值達6.67億元。“大別山牌”高山蔬菜正加速邁上“出山路”,售往武漢、南京、杭州等地,在城鄉之間架起了一條充滿生機的“綠色産業鏈”。

  “未來,我們將立足自然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培育高山蔬菜這一特色産業,加速培育農業新質生産力,以科技賦能高山蔬菜産業全鏈條提質增效,向綠色化、品質化、品牌化發展,讓這一富民産業成為激活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岳西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穎&&。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