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視頻、直播等數字技術手段,創造了諸多新消費場景,為中小微生活服務類企業帶來新發展機遇,推動生活服務業向“價值創造”轉型。
□ 如今,個性化、多元化的生活服務在數字技術推動下加速發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不斷拓展服務邊界,為消費者帶來更便捷、智能與高效的體驗。
最近,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發布報告指出,短視頻、直播等數字技術手段,創造了諸多新消費場景,為中小微生活服務類企業帶來新發展機遇,推動生活服務業向“價值創造”轉型。
長期以來,餐飲、家政、維修等生活性服務業一直面臨着發展瓶頸。由於生活性服務業必須面對面、同時同地完成服務交付,很難通過標準化、規模化生産實現效率提升。隨着服務業在整體經濟中所佔比重持續擴大,這些勞動密集型領域既面臨人力成本剛性上漲的壓力,又承受着真實産出增長乏力的制約。
不過,隨着數字技術深度融入,生活服務業加速重構,拓展出新的發展空間。消費端線上搜索成為常態,線下消費打卡後再到線上記錄分享,正成為越來越多人日常生活消費的習慣流程;而供給端通過內容生産、粉絲互動、團購派發等運營方式,也逐漸成為中小生活服務類企業的“標配技能”。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楊虎濤認為,數字&&所構建的數字化生態,不僅帶來經營效率的提升,更催生商業模式的質變。從獲客方式到産品迭代,從服務半徑到用戶關係,中小微企業正在經歷全方位的數字化轉型,街頭小店與數字技術的深度交融,是數實融合在經濟體系毛細血管層次的體現。
從餐飲到酒店旅游、從服飾到美容美發,多元品類在線上&&涌現,商家可以借助內容創新實現“淡季變旺季”,縮減獲客成本,實現精準的興趣匹配,收穫長尾效應的紅利,甚至反向推動供應鏈升級。
“短視頻、直播媒體對於建立消費者的線上信任而言,具有線下難以達到的效果和速度。”楊虎濤説,無論是專業達人還是普通商家,都可以借助視頻內容所承載的服務特色、獨有技能、獨特表達,快速積累社會資本,提升影響力。
線上生活服務消費熱度持續走高。以抖音生活服務為例,2024年抖音生活服務短視頻交易額增長83%,全年有超過320萬個中小商家通過抖音生活服務&&拓展線上銷量,訂單量同比增長69%。抖音生活服務産生交易的直播量增幅達123%,通過種草視頻帶來的交易額增幅為113%,滿足了Z世代(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新銳白領、小鎮青年等高活躍度消費主力人群的多元消費需求。
“抖音生活服務等數字&&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正深刻帶動服務業轉型。它們打破傳統服務場景的時空限制,讓餐飲、文旅等服務通過直觀的視聽呈現觸達更廣泛的消費者,這對於當前促進國內消費、暢通國內大循環有着重要意義。”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賈利軍説。
線上生活服務悄然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過去人們需要到店排隊等候就餐的餐飲行業,如今通過短視頻展示菜品、直播發放優惠券等方式,吸引用戶線上預約、到店核銷,實現消費決策與消費行為的線上線下轉化。民宿與特色景點則借助達人探店和沉浸式短視頻,引發用戶“種草”熱潮,帶動線下打卡消費持續升溫。
數字&&正是連接生活服務業供需方的橋梁。對消費者而言,流動性的興趣匹配,可以有效節約搜尋成本,提升消費感受;對小微商家而言,可以快速積累用戶,實現規模經濟;此外,多個細分市場的累積需求,還將進一步拉動區域內相關生活服務業供應鏈的形成,産生新的經濟增長點。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産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服務業研究室主任洪群聯認為,數字&&在助力小微企業數字化營銷轉型、增強其經營韌性、深度挖掘新消費市場空間以及改善從業人員就業福利與收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個性化、多元化的生活服務在數字技術推動下加速發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不斷拓展服務邊界,為消費者帶來更便捷、智能與高效的體驗。賈利軍建議,應進一步發揮“互聯網+生活服務”新消費場景效能,打造更加便利化、智能化、專屬化、規範化的線上線下融合消費場景,助力生活服務業發展。(記者 賴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