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個網點一年送出千億件快遞-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5 08:58:0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50萬個網點一年送出千億件快遞

字體:

  每秒近6000個快遞進入寄遞渠道,快遞業務量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

  50萬個網點一年送出千億件快遞

  掏出手機,輕觸屏幕,一鍵下單,大到冰箱空調洗衣機,小到快餐鮮果冷熱飲,消費者都可以在家中坐等快遞送貨上門。

  便捷的生活方式,離不開強大快遞物流體系的支撐。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全國快遞業務量已從2020年的約830億件增長到2024年的1750億件,年均增長20%左右。如今,中國郵政行業設立營業網點超50萬,快遞業務量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平均每天攬收快件量超過5億件,相當於每一秒都有近6000個快遞進入寄遞渠道。

  織密配送網絡,打通“最後一公里”

  石文春是福建龍岩武平縣的一名極兔速遞快遞員。每天早上8點,他都會開着快遞三輪車出門,到自己負責的片區攬件,先把收來的快遞集中發走,再把當天需要派送的件裝上,一單單進行派送。五年來,他親眼目睹了小縣城的快遞一天天多起來。

  “在武平,像仙草、芙蓉李等特産,很多鄉親就通過電商接單、快遞發貨。我剛來的時候,整個網點沒幾個人。現在光收件、派件的人就有五六十個,再加上司機、客服、財務、操作員,整個網點已經超過100人了。”石文春説。

  從難進難出,到能進能出,再到大進大出、優進優出,石文春感受到的變化,正是“十四五”以來中國快遞網絡持續完善、“最後一公里”不斷被打通的真實寫照。

  交通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十四五”規劃確定的17項主要指標中,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等6項指標已經於2024年提前完成,高速鐵路營業里程、樞紐機場軌道交通接入率等11項指標2025年底前將全部完成。

  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給出了這樣一組數字:截至2024年底,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6.2萬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了約1.6萬公里,其中高鐵增加了1萬公里;公路總里程達到549萬公里,增加了約29萬公里;高等級航道通航里程達到1.76萬公里,增加1600公里;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2971個,增加了379個;頒證民航運輸機場達263個,增加了22個。

  邊遠地區服務能力提升——不久前,“申通集運”功能在申通快遞小程序上線,用戶可以更方便地享受發往新疆包裹郵費大幅下降的實惠。

  集運模式如何降低邊遠地區快遞成本?“我們創新推出集運服務模式,在西安建立集運倉並對西安、蘭州、烏魯木齊三地轉運中心進行智能化升級,通過‘集中轉運+整車運輸’的方式降低快遞成本。2024年,申通快遞‘偏遠地區集運’服務覆蓋新疆、西藏、內蒙古等6省份。今年,申通快遞通過倉盟模式在新疆建立的首個倉配中心正式啟用,讓烏魯木齊、昌吉、吐魯番等城市70%以上的快遞可以實現次日達。”申通快遞供應鏈業務負責人陸封烽説。

  前沿技術應用步伐加快——50萬個網點送出千億件快遞,背後離不開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廣泛應用。

  7月26日,京東物流“北京大興機場亞一智狼服裝倉項目”入選2024—2025年度中國新電商發展創新案例。智能倉儲為何受到行業的重視與認可?

  據京東物流資源規劃相關負責人劉生瑞介紹,新系統通過懸挂式飛梯機器人,將巷道間距極限壓縮至900毫米,更高效地利用了貨架空間。“新系統作業坪效是傳統自動化倉儲(CTU)的2.5倍,揀貨時間最快可達秒級。在北京,我們一處佔地超3000平方米的倉庫可以為超100個童裝品牌儲存近10萬SKU(庫存進出計量的基本單元),庫內服裝品類單均物流成本下降50%。”劉生瑞説。

  悄然融入生活,“三天內收貨”成常態

  每一秒近6000個快遞進入寄遞渠道,意味着快遞已深深融入人們的生活。

  前些年,內蒙古姑娘姚蕊對網購是否方便沒少犯嘀咕。如今,她早已沒了這種後顧之憂。“我能明顯感覺到快遞服務水平的提高。以前,快遞時效確實不太穩定,現在大部分情況下內蒙古自治區外的快遞都能在三天內收貨,包裝也更加乾淨整潔。”她説,現在無論是買衣物還是生活用品,自己只管下單就行,根本不用操心物流進度。

  除了收貨方便之外,上門取件、退貨換貨等服務也大受歡迎。

  “以前我買衣服基本要去店裏試,根本想不到可以網購到家。因為我總覺得,一旦不合適需要退換貨會很麻煩。現在不一樣了,不少快遞公司提供上門取件、跑腿代送服務,很多寄遞需求都可以輕鬆實現。”家住湖北荊州的金玲説,相比於年輕人,儘管自己“觸網”時間不算早,但現在也成了電商&&的常客,經常會用快遞網購衣服、給親朋好友寄送物品。

  從“買衣服去店裏試”到“買衣服在家裏試”,消費者獲得的便利在另一個維度上就是商家的機會。

  “我們主要生産古典漢服和有漢服元素的時裝,90%以上的客戶以女性為主且大部分是90後、00後。”織造司品牌聯合創始人謝凌龍説,由於服裝涉及款式、顏色、版型、尺碼等因素,消費者在網上訂購衣服後可能面臨調換。“十四五”以來,快遞網絡不斷完善和配送能力日益提升,讓網購服裝更快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謝凌龍説,公司通過與淘寶、京東、得物、抖音、中通、順豐等方面深入合作,不斷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配送效率。目前,只要收到客戶訂單,公司都會第一時間安排發貨,從廣州到北京大約3天就可以送到。“最近,我們還積極籌劃在重點城市布局線下店和前置倉,以更好服務消費者。”不僅如此,由於全國範圍內平均下來每單運費降低至幾元錢,因此商家和電商&&比以往更有能力、有意願承擔退換貨的運費,一些VIP客戶甚至可以不用再交運費險。“越來越多的海外華人華僑和喜歡漢服的外國人,也開始通過線上途徑購買漢服。”

  為了使“三天內收貨”能夠覆蓋更廣地域、更多場景,快遞企業也苦練內功。

  據順豐相關負責人介紹,航空貨運已經成為順豐競爭力的關鍵部分,旨在提供時效領先的高品質“門到門”寄遞服務,重點面向合同、標書、精密儀器零件、3C數碼産品、松茸、診斷試劑、溫控藥品等特殊物品。

  “目前,順豐自營全貨機90架,同時已與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等十余家航司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日均使用客機腹艙航班超5000班。我們通過航空解決幹線長途快速運輸,地面網絡解決集散和末端配送,信息網及時同步異常快速調度應對,形成閉環的高時效保障體系。”該負責人説。

  連接供需兩端,商品“上線”銷路更廣

  2024年航空貨郵運輸量達到898.2萬噸,相比2020年增長32.8%;“十四五”期間,全國鐵路運輸貨物比“十三五”期間預計增加50億噸;全國3萬多個鄉鎮、50多萬個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農村公路等級路比例達97.3%、優良中等路率達94.8%;2024年全社會物流成本節約超過4000億元……一組組數據,勾勒出中國經濟物暢其流的生動圖景。

  “咱們國家的快遞網絡都已經全球第一了,説明我幹的是個朝陽行業呢!”工作之餘,石文春也經常思考快遞員這份工作的價值。

  在他眼裏,自己每天穿梭在武平的各個鄉鎮村落,把城裏的商品送到鄉親們手中,又把客家山區的特産發往五湖四海,扮演着一個“連接者”的角色。既連接着山裏和山外,又連接着生産和消費。“這份工作有奔頭、有盼頭!只要踏實肯幹,我就能給自己和家人一份穩穩的幸福。”石文春説。

  像石文春這樣的快遞小哥每天穿梭忙碌,讓萬千商家與消費者實現了更緊密的&&。2024年,快遞支撐網上零售額超過13萬億元。

  自從在淘寶等&&開設網店後,立佔(山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的除菌劑、除草劑、生長調節劑等農資産品銷路得以持續拓展。“傳統農資産品運輸難,生産和銷售的地域性比較強。如今,我們的産品銷往大江南北,從南方的果農到北方的玉米種植大戶都有覆蓋。從立佔的經驗看,農戶單品下單重量普遍在3公斤至5公斤,我們就通過提供高阻隔密封瓶以及定制包裝箱進行發貨,隨後由快遞公司及時安排專線運輸。”該公司銷售負責人譚子如粗略測算,現在自家農資産品每一單配送時間比過去平均縮短了近2天,今年快遞物流成本比去年又降低了2.1%。

  “郵政快遞的規模經濟效應持續放大,對産業和區域經濟的帶動能力明顯增強,成為促消費、擴內需、穩增長的重要支撐。”國家郵政局局長趙衝久説。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中國經濟開放程度的提高,“中國快遞”的金字招牌日益閃亮,發展經驗和服務模式開始走向世界。

  在國內,目前全國17萬家菜鳥驛站扎根在300多個城市和2萬多個鄉鎮,每天為4600多萬消費者提供快遞包裹的免費保管服務。

  看海外,菜鳥通過在全球物流基礎設施投資和對物流資源的整合,推出了多種成本、時效組合的服務包,大幅提升國際快遞的確定性,目前菜鳥跨境包裹網絡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嵌入供應鏈、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如今,中國快遞業不僅有“50萬個網點一年送出千億件快遞”的傲人體量,更在推動物流要素與經濟要素協同融合、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與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快遞小哥們忙碌身影的背後,正是那個充滿活力、欣欣向榮的中國。(記者 王俊嶺 實習生付曉晴、張樂為參與采寫)

  數據鏈結

  ◇中國郵政行業設立營業網點超50萬個,中國快遞業務量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

  ◇2024年,快遞支撐網上零售額超過13萬億元

  ◇中國目前平均每天的攬收快件量超過5億件,快遞最高日攬收量7.29億件

  ◇“十四五”期間,快遞行業有8家上市公司,其中2家入圍全球500強

  ◇2024年,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同比分別增長了30%和34%,增速顯著高於全國的平均水平

  (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