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積極主動應對困難挑戰,紮實開展提質增效、價值創造等專項行動,保持了穩中有進的運行態勢。1至6月,中央企業實現增加值5.2萬億元。
這是記者從16日至17日國務院國資委舉行的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上了解的信息。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展望下半年,國資央企既要正視困難壓力,也要保持戰略定力,聚焦抓好穩健經營、優化投資結構、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協同發展等四方面工作發力,以央企高質量發展助推經濟持續向好。
今年以來,中央企業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質效不斷改善。1至6月,央企年化全員勞動生産率為81.6萬元/人,同比增長2.3%;央企研發經費投入為4139.8億元;完成固定資産投資2萬億元。
下半年如何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國務院國資委在此次研討班上圈定了一系列重點舉措——
要密切關注宏觀形勢、行業趨勢、市場態勢、價格走勢,對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及時預警、提前應對,對新消費新需求有效捕捉、快速供給;深挖潛力,通過實施集中採購、精益管理等硬舉措,推進全流程費用壓減;聚焦數字化綠色化升級,加快推進老舊裝置和高耗能機電設備更新改造……
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國企混改中心負責人朱昌明&&,這一系列舉措本質上是把“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有機統一起來,在複雜外部環境中實現“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企業要全力抓好穩健經營,“穩增長”與“防風險”一體發力。同時,優化投資結構,以“三個集中”來服務國家戰略,嚴控非主業、非優勢、高負債投資。
今年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下稱“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之年。朱昌明判斷,接下來國資國企改革直指創新鏈與産業鏈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堵點痛點,重點落腳在科技創新供給質量、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以及健全創新評價激勵機制等方向。
國務院國資委提出,未來要加快打造創新聯合體升級版,進一步完善要素共投、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連接機制,推動産學研大協作、大聯合、大攻關。要加大央企中試驗證&&對外開放力度,在重點領域、新興産業布局建設一批新&&,催動“從1到100”的關鍵一躍;同時,實施好科技成果應用拓展工程,建立採購“三首”(首&套、首批次、首版次應用)綠色通道,加速破解“從100到N”的問題。
戰略性重組整合是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此次研討班的信息顯示,下半年,國務院國資委將繼續推動新組建的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數聯物流信息有限公司更好展業,深化油輪運營、動力電池等領域整合;推動央企進一步健全並購管理決策機制,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記者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