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價格逆勢上漲的背後——來自“小龍蝦之鄉”湖北潛江的産業觀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3 13:34:46
來源:新華網

小龍蝦價格逆勢上漲的背後——來自“小龍蝦之鄉”湖北潛江的産業觀察

字體:

  新華社武漢7月13日電(記者樂文婉)盛夏時節,凌晨三點,萬籟俱寂。在湖北省潛江市楊市街道李灘村,二組村民丁元凱換好連體防水服,打着手電筒、撐起小船駛入蝦塘,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泛着微光的水面上,一隻只張牙舞爪的紅色小龍蝦正從籠中探頭而出。

  等到60畝蝦田巡塘完畢,天色微亮,塘邊已有蝦販等候多時。“天氣一熱,小龍蝦就愛鑽洞避暑,這幾天出塘量有所減少。前幾個月涼快的時候,我一天最多能起大幾百斤蝦。”丁元凱説,“但不論冷暖,捕多少就能賣多少,潛江小龍蝦聲名在外,不愁銷路。”

  今年是丁元凱從事小龍蝦養殖的第九個年頭。目前,他擁有50畝蝦稻共作田和10畝精養塘,規模逐年擴大。“去年我的畝均收益超過5000元,今年小龍蝦飼料每噸便宜了500元,加上産量提升、行情上漲,今年效益肯定比去年好。”

  丁元凱並非個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潛江規格2至4錢的小青龍蝦均價為18.9元/斤、規格4至6錢的中青為26.5元/斤,分別同比上漲16.7%和8.2%。唯一出現回落的是規格8.8錢以上的“炮頭”,今年1至5月的均價為73.6元/斤,同比下降9.1%。

  2025年7月8日,工作人員在潛江市中國小龍蝦交易中心分揀小龍蝦。新華社發(關洪磊 攝)

  在全國多地小龍蝦價格普遍回落、甚至“腰斬”的背景下,潛江小龍蝦為何能夠逆勢上漲、走出一條穩定發展的路徑?

  “每年5至6月是水稻插秧時節,小龍蝦集中上市,價格階段性走低。但進入6至8月消費旺季後,價格普遍回升。”潛江市小龍蝦産業發展促進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章雲&&,價格波動是農業生産的正常規律,關鍵在於如何提升産業抗風險能力。

  202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蝦十條”支持小龍蝦産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實施以來,有效推動潛江等地區小龍蝦産業向優質、可持續方向發展。

  近年來,潛江堅持科技賦能産業,圍繞“四季有蝦”目標持續發力,有效緩解冬蝦苗種供應緊張、養殖效益季節性波動等瓶頸問題。2024年12月,當地首次舉辦冬捕儀式,實現小龍蝦規模化錯峰上市。

 2024年12月28日,蝦農在湖北潛江後湖蝦稻共作立體模式試驗示範基地捕撈小龍蝦。新華社記者 胡競文 攝

  “春節前後,中大規格蝦價格常常是旺季的幾倍,能賣到每斤40元到70元不等。”潛江後湖蝦稻共作立體模式試驗示範基地管理人員關財章説,“冬春蝦的穩定供應,提高了蝦農抗風險能力,也帶動了整體收入增長。”

  據湖北省漁業統計系統數據,今年一季度,潛江小龍蝦産量達2.56萬噸,同比增長約9%;産值達27.32億元,同比增長高達41.21%。

  清晨5時許,位於潛江市郊的中國小龍蝦交易中心已是燈火通明。在魏氏水産檔口,工人們忙着分揀、打包,準備發往全國各地。不到上午8時,檔口負責人魏曉濤當天收購的1000多斤小龍蝦便已售罄。

  “今天小青17元、中青26元、大青40元、炮頭55元,雖然大蝦價格有所回調,但中小規格蝦售價上漲。”魏曉濤一邊查看“蝦谷鏈”小程序上的實時行情,一邊向記者介紹。該&&可查看30余個小龍蝦主産區和主要消費城市的供需數據。“養殖戶和商戶可以根據指數走勢靈活調整捕撈時間與數量,能更好應對價格波動。”

  魏曉濤説,讓他們安心養蝦、賣蝦的,還有市場上的另一股強大力量——加工廠。

  目前,潛江已建成48家小龍蝦加工企業,年處理能力達80萬噸。這些企業每天都會以合理價格收購大量小龍蝦,為養殖戶和商戶兜底,保障市場穩定。

  進入工廠的小龍蝦不僅被加工為蝦尾、清水蝦、油炸蝦、調味蝦等産品,遠銷歐美市場;還可經深加工,提取甲殼素、殼聚糖、殼寡糖等高附加值原料,應用於醫藥、食品、化粧品等多個領域,進一步延伸産業鏈條。

  位於潛江的湖北中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們加工小龍蝦。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如今,潛江小龍蝦養殖面積已達94.7萬畝,其中蝦稻共作面積89.7萬畝。2024年,全市鮮活小龍蝦銷售量突破20萬噸,交易産值超過100億元。2025年上半年,潛江小龍蝦交易量已達17.7萬噸,實現交易産值75.27億元,預計今年交易規模將再創新高。

  “從潛江的實踐來看,小龍蝦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仍然是‘養有所得’的支柱型産業。”章雲説,將繼續加大培訓宣傳力度,加快品種選育和“四季有蝦”模式推廣,推動潛江小龍蝦産業集群成勢見效,促進蝦農增産增收。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