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智造”為上合國家産業轉型貢獻智慧-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3 21:27:36
來源:新華網

中國數字“智造”為上合國家産業轉型貢獻智慧

字體:

  新華社天津7月13日電(宋瑞、馬博文)抓、握、捏、按、手指開闔……來自南開大學的塔吉克斯坦留學生吳莫凡在攝像頭前做出手部動作,一旁搭載了上千個多維觸覺傳感單元的倣生靈巧手立刻同步復刻,動作流暢得如同照鏡子。

  日前在天津舉辦的2025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上,帕西尼感知科技展出的倣生靈巧手,吸引大量來自上合國家的嘉賓關注。

  “我了解到,這些能夠感知力學信息、物體材質、溫度、紋理的倣生靈巧手,可以規模化運用到工業製造領域,通過數據採集、算法集成等技術體系,大大提升工廠的生産效率。”吳莫凡連連感嘆,他期待這些來自中國的數字“智造”産品進入更多國家,賦能當地發展。

  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在政策精準發力、技術迭代與市場需求等因素驅動下,中國數字賦能産業升級成效顯著。

  7月11日,參會嘉賓在主論壇會場外的互動體驗區參觀。當日,以“數字經濟新紐帶 共拓合作新空間”為主題的2025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在天津舉行。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中國已累計建成3萬餘家基礎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總數達到421家。今年一季度,中國數字産業實現業務收入8.5萬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製造業部分增長10.4%。

  土耳其亞太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穆罕默德·博茲庫爾特感受明顯。“越來越多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在中國工業場景中落地,我感到非常震撼,中國在這方面的進步非常了不起。”

  巴基斯坦國立科技大學學者穆罕默德·納比勒·安瓦爾認為,中國的産業數字化轉型為全球提供了借鑒經驗。“這些數字技術可以提升勞動力技能、提高工廠效率,而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中國巨大的人口規模、市場需求和豐富場景,使得數字經濟得以快速發展。”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副主任潘圓圓説,如今,中國在數字經濟上的成果和經驗能夠為其他國家的發展提供助力。

  上合組織成員國人口占全球近一半、經濟總量約佔全球四分之一。中國不僅要讓自身産業數字化,也讓越來越多中國數字技術走向海外,賦能上合國家“智造”升級。

  國家數據局國際合作工作負責人宋憲榮介紹,近年來,中國與上合組織其他國家之間數字經濟合作取得顯著成效。比如,中資企業促進蒙古國智慧鐵路發展,促進附近地區煤礦增加了2至3倍的産量,具備年3000萬噸的運輸能力,每噸運輸成本從32美元降至15美元,鐵路的運維成本降低50%。

  在哈薩克斯坦南部的廣袤戈壁上,一座現代化化工園區內,工程師通過屏幕便可實時觀測到設備運行的數據。這是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哈薩克斯坦相關方面的合作項目,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實現1:1工廠建模。

  “我們通過項目將數字智能技術與標準落地應用並推廣,為哈薩克斯坦提供應用場景,實現合作共贏。”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濤介紹。

  “中國在能源與工業數字化轉型中的智慧方案引人矚目。”哈薩克斯坦克孜魯爾達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負責人古爾娜濟婭·阿爾馬漢諾娃説,“我們期待中國把經驗與方案分享給上合組織大家庭,讓更多國家共享這場變革的紅利。”

  7月11日,參會嘉賓在2025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互動體驗區與參展企業工作人員交流。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在論壇簽約儀式上,中國、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國家共簽署12個數字經濟合作項目,涉及跨境電商、智慧城市等領域。

  中埃(亞歷山大)數智高新生態産業園項目是簽約項目之一,該項目將運用中國在雲計算、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助力埃及數字化轉型。

  “埃中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合作已從願景邁向行動,我們將數據驅動、智能協作的技術方案轉化為沙漠中的産業綠洲,這是兩國共建數字未來的堅實一步。”埃及行政發展部前部長、蘇伊士運河經濟區原主席艾哈邁德·達維什説。

  數字經濟的效益通過合作得以放大。參加論壇的嘉賓&&,通過共享知識、實踐和資源,數字經濟及其相關技術能在上合組織乃至更廣範圍釋放更大潛力。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