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印刷機的能耐可以有多大?
小到圖案精美的食品包裝袋、繪圖樣式紛繁的墻紙,大到傢具表面倣木紋圖案、汽車玻璃膜涂層……這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商品,皆由印刷機為其披上多彩、實用的外衣。
一台印刷機的科技含量有多高?
曾幾何時,中高端凹版印刷機製造技術由德國、英國等歐美國家壟斷;20多年前,進口凹印設備佔據了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而如今,這一局面發生扭轉,經過日積月累的科技攻關,“中國製造”印刷機逐漸走向國際舞&,成為中國科技進步的一個縮影。
中國企業何以突破行業技術壁壘、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一路逆襲打贏這場凹版印刷機製造的攻堅戰?在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記者找到了答案。
陜西北人坐落在以“關中糧倉”聞名的陜西渭南市,其前身要追溯至上世紀60年代的陜西印刷機器廠。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轉改、發展,陜西北人通過一次次技術革新,業已成為我國凹版印刷機械製造領域的“領頭羊”,其産品遠銷馬來西亞、越南、西班牙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走進陜西北人印刷機製造工廠,寬闊整潔的現代化工廠前廳擺放着各式各樣已組裝好的印刷機,一個個龐然大物令人目不暇接。向製造車間走去,工人們正專心致志地操控着數控機床,井然有序的製造場景映入眼簾。
這是至睿4.0智能高速凹版印刷機(2025年7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王澤昊 攝
“這&至睿4.0智能高速凹版印刷機,速度達450米/分鐘,套印精度在±0.05毫米,廣泛應用在各類食品、藥品、日化等包裝的印刷,其印刷色數達到10色,可以精準、智能地還原圖案色彩。”陜西北人技術中心負責人陳明輝向記者介紹,“再看那邊的幹法複合機,它可實現高品質複合,廣受食品藥品包裝領域認可。還有CL系列精密涂布機,適用於光學膜、新能源等領域,可實現高精度涂布。”
陳明輝如數家珍地講解着功能各異的凹版印刷機,從産品特點到技術優勢再到市場佔有率,而提及最多的則是“自主研發”。
“過去,進口一台與至睿4.0功能相似的機子要花費2000萬元。2020年,我們推出擁有多項自主研發技術的‘至睿’系列機組式凹版印刷機,一台機子只要400萬元左右。”陳明輝眼神洋溢着自信。
企業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唯一的選擇就是塑造核心競爭力,唯一的辦法只有不斷科技創新。
陜西北人深諳創新驅動發展之道,雷打不動制定年度科技行動計劃,聚焦細分工藝持續攻關,攻克了一系列核心技術難題;重視科研人才培養,組織員工赴國內外頂尖學府學習深造;&&各項薪酬激勵辦法,鼓勵科研人員鑽研技術,精益求精……
技術工人正在調試印刷機(2025年7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王澤昊 攝
數十年如一日,陜西北人用對科技的堅守換來了發展的騰飛。如今,由陜西北人生産的中高端凹版印刷機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已超過80%,其産品達到500多種,並主導和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10余項。
近年來,隨着陜西北人的行業影響力持續增強,超百家印刷裝備製造及印刷包裝企業落戶渭南。“聚鏈成勢,渭南已形成了以陜西北人、科賽機電等40多家重點企業為主的印刷裝備製造産業集群。印刷包裝産業如今成了新的城市名片。”渭南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蔡軍説。
陜西北人的成功是我國印刷業蓬勃發展的縮影,“十四五”期間,我國印刷業整體規模躍升至世界首位,總産值突破1.5萬億元。
時代在變,市場在變,唯有堅持科技創新,才能在波詭雲譎的市場浪潮中錨定航向,讓企業的生命力在持續進化中永葆旺盛。
“未來,我們將以智能設備製造為核心,向提供智能工廠、智能服務技術一體化的綜合系統服務商邁進,力爭鑄就全球行業標杆。”陳明輝説。(記者王澤昊、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