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本市場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重要&&。近期,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報披露完畢,民營上市公司“成績單”出爐。在資本市場助力和民營企業向“新”發展實踐下,民營上市公司韌性與活力持續釋放。
目前,A股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是民營企業。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約八成公司是民企,新三板約九成是民企。
2024年,分板塊看,滬市主板民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高於市場整體水平。多項經營指標呈現優化:總資産周轉率同比轉增,存貨周轉率同比提升,經營性現金流同比增幅逐季擴大。科創板中,有195家民營企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雙增長,41家營業收入增速超50%,86家凈利潤增速超50%。
深市和北交所民企同樣呈現經營質效提升態勢。深市方面,2024年深市民營企業中超七成、1586家公司實現盈利。北交所中,2024年67%的民企營業收入保持增長,26家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以上。
民營上市公司經營質效提升,離不開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堅持創新驅動,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民營上市公司創新活力強勁,整體研發強度4.19%,顯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
A股不同板塊均呈現這一趨勢。據統計,滬市主板民營企業全年研發投入達2664億元,研發強度高於主板整體水平。科創板民營企業研發投入合計為846億元,同比增長5.31%。深市民營企業2024年研發投入合計5287.77億元,同比增長4.12%。
其中,有多家行業或細分領域龍頭公司全年研發投入超百億元,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超10%的公司也為數不少,多集中在新能源、生物醫藥、先進製造等高技術領域。
從上市、融資到各項機制安排,資本市場為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提供了金融助力。
北交所2024年新上市公司中,九成為民營企業,融資金額合計超40億元,有效支持了企業創新發展。深市民營企業積極利用股權激勵工具發揮長效激勵作用,約200家民企推出股權激勵方案或員工持股計劃,規模超20萬股。回購增持貸款引導效果明顯,滬深北交易所不少民營上市公司公告回購增持計劃,助力提升投資價值,強化投資者回報。
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少民營上市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投資信心亦穩步提升。以滬市科創板為例,有154家公司上市後營收實現翻番,70家公司凈利潤實現翻倍或扭虧為盈。2024年,科創板有160余家次民營上市公司公告擬投資建設新項目或項目建設進展。
近年來,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在上市公司年報中,不少新能源、先進製造、農業、生物醫藥等領域公司提及相關政策對行業和企業的積極影響。
民營企業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中國證監會近期&&,將做好民營企業股債融資支持,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加快培育耐心資本,吸引更多優秀民營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做強做優做大。
業內人士&&,在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各項舉措和資本市場助力下,民營上市公司研發創新和技術應用將獲得更多支持,助力其不斷拓展發展空間,持續釋放發展活力。(記者姚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