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香識企,踏進山東濰坊市濰城區的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車間,淡淡的香氣穿過口罩直入心脾。100多&緩慢而精細地研磨着一粒粒芝麻的大型石磨設備,映入記者眼簾。在這裡,原料經過制油、凈化、灌裝等程序,成為一瓶瓶醇香的“崔字牌”小磨香油。
在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大型石磨設備正在研磨芝麻。新華社記者王志 攝
“把芝麻點大的事做到極致,小芝麻也能做成大産業。”瑞福公司董事長崔瑞福説。作為全國首批中華老字號、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瑞福公司的前身是創建於1932年的崔記香油坊。經過90多年發展,昔日的香油小作坊,如今已發展為年銷售額超過6億元的行業領軍企業,年加工芝麻6萬餘噸,年産小磨香油、小磨芝麻醬各1萬噸。
芝麻是我國“藥食同源”目錄中的重要原料,自明代以來,小磨香油已有600餘年歷史。“一輩子只吃一碗飯,一百年只做一件事。”作為“崔字牌”小磨香油的第二十代傳人、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崔瑞福告訴記者,企業“專於一業、誠信為本”的理念,就是把香油、芝麻醬做好。這不僅是守護傳統工藝,更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健康。
好香油得先有好芝麻。記者在瑞福公司的大型倉庫看到,3000多噸來自國內芝麻主産區以及非洲等地的一袋袋芝麻堆放在一起,足足有10米高,而這些芝麻頂多只夠企業生産一個月。
在原料精益求精上,瑞福公司採用當季活芝麻,利用精選設備三次過篩、兩次風選、兩次去石、兩次磁選,將容易産生黃曲霉毒素的霉變粒、半霉變粒以及不成熟粒、塵土、石塊、草籽等有害及無效的雜質剔除,確保芝麻品質。
在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一瓶瓶“崔字牌”小磨香油完成灌裝。新華社記者王志 攝
在生産工藝上,瑞福公司仍保持着石磨磨醬、水代法提取的傳統工藝,沒有因為“現代化”而改變。
“慢工出細活。石磨磨制的最大好處就是低溫低壓,這樣香油中的主要芳香物質及功能性營養成分幾乎不受損失,而且越磨越香。”河南工業大學糧油食品學院二級教授劉玉蘭説,傳統工藝背後體現的是工匠精神,而且水代法取油不添加任何化學溶劑,最大程度保留了芝麻的原香與營養,讓小磨香油至今煥發着獨特魅力。
做食品就要用良心做。多年來,瑞福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檢測中心,從精選、烘炒、研磨、取油,到凈化、灌裝、入庫等幾十個環節,每一瓶産品的質量都可追溯。
傳統工藝與現代化生産不斷融合。近年來,瑞福公司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與河南工業大學、武漢輕工大學、江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合作,在保持關鍵傳統生産工藝不變的基礎上,實現設備的大型化、工業化、自動化,並優化生産工藝,使小磨香油中生理活性成分如芝麻木脂素和維生素E的含量提高10%以上。
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系列小磨香油、芝麻醬産品。新華社記者王志 攝
新時代,老字號如何煥發新生機?崔瑞福説,公司適應年輕群體便捷化、休閒化的消費需求,推出了“芝食分子”黑芝麻丸、黑芝麻醬酸奶、黑芝麻醬冰激凌、複合調味醬、火鍋蘸料等多款新産品,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目前,瑞福公司已參與芝麻、芝麻油相關的17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制修訂,獲得15項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並先後通過BRCGS全球食品安全標準認證、美國FDA認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等多項認證,積極推動我國芝麻加工産業技術發展和産業升級。
從“買全球”到“賣全球”,近年來瑞福公司聚焦芝麻精深加工,積極探索海外市場消費需求,研發推出了粉末香油、黑芝麻香油、保健香油、藥用香油等高端産品,已出口美國、日本、韓國、德國、加拿大、荷蘭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的小磨香油“香飄”海外。(記者楊守勇、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