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精細化:中國文旅産業蓬勃發展涌現“新職業”-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05 22:53:42
來源:新華網

個性化、精細化:中國文旅産業蓬勃發展涌現“新職業”

字體:

  這是中國吉林省萬峰通化滑雪度假區(資料照片)。萬峰通化滑雪度假區位於通化市東昌區金廠鎮,其前身金廠滑雪場是新中國第一座高山滑雪場。新華社發(王闖攝)

  新華社長春5月5日電(記者金津秀、姜琳)凌晨5點,泰山紅門游客中心的燈光穿透薄霧。26歲的王陽正在檢查背包裏的物品,除了必備的急救包、登山杖,他特意多備了幾顆補充體力的糖塊——這是為今天要帶領的“親子登山團”準備的。按照約定,他要在6小時內帶着一家五口登上玉皇頂,這是他“五一”假期裏接到的第7筆訂單。

  與傳統導游不同,陪爬員提供的是“一對一”或“小團化”服務,包括規劃最優路線、為游客拍照及講解歷史,還贈送“鼓勵式話療”等個性化服務。在王陽看來,服務走向個性化、精細化是文旅消費升級的必然選擇。

  在相隔1000公里的東北,“新中國第一座高山滑雪場”的吉旅萬峰通化滑雪度假區“封板”已有月余,但50歲的於偉依然很忙,身為山地運營總監,他翻閱着厚厚一沓工作筆記——這是他參與制定國家關於滑雪巡救員職業標準的重要依據。

  在他的回憶裏,轉折始於2015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好像一把火點燃了全民冰雪熱情”。近十年來,在於偉的家鄉吉林省,從2015-2016雪季接待冰雪旅游人次5204.84萬,增長到2024-2025雪季接待國內游客1.7億人次。據國家體育總局統計顯示,2024-2025冰雪季以來,全國滑雪場累計接待客流2.34億人次。“目前各滑雪場最緊缺的就是巡救員。”於偉説。

  於偉要對場地規劃及其安全性負責。他以經驗判斷,隨着公園、高山、跳&等多樣玩法出現,“發燒友”炫技也變得越來越花式,受傷概率增加。如何科學規劃巡救措施,成了管理51人巡救隊的於偉要時刻思考的問題。

  去年,從業30年的於偉受邀加入國家體育總局牽頭組建的滑雪巡救員國家職業標準研製組。在這之前,人社部發布“滑雪巡救員”等19個新職業,“冰鞋維修師”“雪板維護師”等28個新工種也被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

  隨着露營、探店、文創等文旅消費需求日益豐富,由此催生的新熱點、新場景拓寬了青年勞動力的職業賽道,更多新職業從業者正在重塑文旅生態。

  延邊小夥宋智強是一名美食探店博主,做自媒體10年來,他的賬號已發布近2000條作品,累計播放量超5億次。《抖音生活服務2024年探店數據報告》顯示,探店達人全年為線下商家帶來超過1333億元經濟收益,幫助近144萬個中小商家增收,以中青年群體為主力的探店達人成為帶動中小城市就業的重要力量之一。

  成都天府國際動漫城,“90後”文創産品策劃運營師曾舟正在調試新款三星堆潮玩——青銅縱目面具造型盲盒——讓年輕人以游玩的方式了解古蜀文化。2024年,三星堆文創銷售額達1.9億元,印證了文創行業超百萬人的就業潛力,讓曾舟對這個新職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一批批職業上新,離不開政策支撐。自2019年到2024年,人社部已經陸續發布了六批共93個新職業,推動職業培訓與産業需求對接。據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數據顯示,全國職工總數4.02億人左右,其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高達8400萬人,佔職工總數的21%。

  “新職業不僅是就業增長點,更是消費升級的‘溫度計’。”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周廣肅認為,新職業由産業變革産生,而一批從業者的數量和質量提升後,又會成為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壯大的有力支撐,推動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

  不同的場景,同樣的熱忱,共同勾勒出中國的新職業生態,每個職業都精準連接着需求與供給,書寫下奮鬥者的時代故事。

【糾錯】 【責任編輯:徐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