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24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獲悉,目前,我國人工智能領域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根據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報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專利的最大擁有國,在全球的佔比達到60%。下一步,我國將持續推進人工智能相關知識産權制度創新,加快建立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産權保護規則;建設人工智能領域專利池,促進更多人工智能領域專利從實驗室走向産業鏈。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申長雨&&,近年來,國家知識産權局積極回應人工智能新領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需要,深入推進人工智能領域知識産權制度創新,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和産業發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供給。包括及時修改完善《專利審查指南》,發布《人工智能相關發明專利申請指引》,積極回應和解決了有關人工智能專利申請主體、保護客體、審查標準等熱點問題。
“聚焦人工智能重點領域,為相關專利申請提供快速審查服務,嚴厲打擊搶注‘DeepSeek’等相關商標申請行為,持續強化知識産權保護,護航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與此同時,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知識産權領域的運用,推動知識産權工作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不斷提升知識産權治理效能。”申長雨説。
據介紹,下一步,國家知識産權局將積極推動知識産權與人工智能共生演進、雙向賦能、融合發展。其中,將持續推進人工智能相關知識産權制度創新,加快建立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産權保護規則,為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同時,提高人工智能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水平,健全知識産權支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作體系,加大人工智能領域專利申請按需審查服務力度,做好相關發明專利分析預警和導航服務,指導建設人工智能領域專利池,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促進更多人工智能領域專利從實驗室走向産業鏈,賦能相關産業發展。
此外,積極參與人工智能領域知識産權全球治理,推動完善相關國際規則和標準,促進全球人工智能産業發展,讓人工智能技術更好造福全人類。(記者 汪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