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冷”知識的“熱”應用-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4 18:30:47
來源:新華網

航天“冷”知識的“熱”應用

字體:

  新華社蘭州4月24日電(記者胡偉傑、張文靜、張智敏)從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到共享單車,從衛星鍍膜工藝到工廠的生産零件。航天科技看似遙遠,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年4月24日是第十個航天日,記者走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了解那些日常生活背後的航天“冷”知識。

  “定位和導航在現代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無論共享單車的擺放還是開車出行的路線規劃,都離不開衛星提供的信息,而這些其實都依靠原子鐘。”510所高級工程師涂建輝舉着一塊小小的長條狀金屬儀器介紹道。

  “定位就是時間乘以速度,時間越精確,定位也就越精準。”涂建輝介紹,目前導航應用主要依靠我國自主建設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而為衛星提供高精度頻率參考信號的原子鐘就是該所負責研製。

  作為一種高精度的計時工具,原子鐘可做到幾千萬年不差一秒。為此,我國航天人開始努力研發國産原子鐘。

  “最初我們承擔銣鐘的研製任務,僅僅用了2年實現了關鍵技術攻關和産品研製,2007年在北斗衛星上實現了應用。”如今,涂建輝和他的同事們又研發出精度更高的銫鐘、有火柴盒大小的芯片級原子鐘……我國不僅在原子鐘上實現了國産替代,還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質量流量控制器,是一個很冷門的詞彙,但提到半導體工廠、光刻機,很多人就不再感到陌生。

  這原本是宇航産品應用的一款産品,屬於生産設備的控制工藝,運用在衛星或飛行器鍍膜中,以控制反應氣體和保護性氣體。而半導體製造中,需要用到大量特殊氣體,以便按設計圖在硅盤上刻蝕出芯片電路。這些流程必須在真空環境中進行,生産高度依賴自動化,其中,氣體的流量流速需要極其精確的控制。

  一直以來,這類設備被國外高度壟斷,價格居高不下,供貨周期極長。如今,由510所研製的國産質量流量控制器已經準備投入市場。“它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不僅僅是半導體行業,還有生物醫藥領域的實驗室、石油化工領域等。”510所高級工程師張劍鋒説。

  除了上述兩款“神器”外,510所的航天人還研發了可應用在考古、礦藏資源勘探領域的磁探測裝置等。“航天技術作為現代科技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從氣象衛星精準預報到北斗導航系統賦能智慧交通,從新型材料突破到生命保障技術迭代,我國航天科技工作者通過自主創新不斷拓展技術應用邊界,多項研究成果已轉化為惠及民生的實際應用,涵蓋醫療、應急救援、農業等多個領域。”510所高級工程師張海燕説。未來,航天科技必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驚喜和改變。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