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發布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支持服務消費場景創新”。
近年來,隨着我國新零售咖啡的持續擴張,進一步提升了咖啡消費的大眾化程度。國內咖啡文化逐漸興起,消費市場也逐步向精品化、場景化發展。
日前,2025重慶國際咖啡節在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舉行。來自哥倫比亞、意大利、法國、韓國、越南等18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3個省市的210余個咖啡相關品牌圍繞咖啡消費體驗、産品展示、賽事競技、貿易合作開展交流。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中國咖啡凈進口量增長了13.08萬噸,增長了6.53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65.7%。
據統計,我國目前咖啡人均年消費量僅16杯,遠低於全球每年人均年消費量的240杯,消費潛力巨大。
2024年,重慶咖啡店數量已拓展至3265家,越來越多的獨立咖啡館、文創咖啡館、熱門ip咖啡拔節生長,帶動“咖啡+”貿易鏈條不斷拓展。
咖啡,這一曾經的“舶來品”,如今已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大江南北,城市鄉村。一杯杯咖啡,正展示着新業態的發展“密碼”——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就是澎湃的增長動能。
記者:楊仕彥、李曉婷、吳燕霞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