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隆股份:點亮皖北農業豐收路,破解增産密碼-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6 14:47:19
來源:新華網

輝隆股份:點亮皖北農業豐收路,破解增産密碼

字體:

9月25日,在安徽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中華合作時報社指導下,由安徽輝隆農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國農資傳媒協辦的“慶豐收・輝隆行”主題活動在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楚店鎮後水波村啟幕。

活動以“展供銷擔當、樹行業標杆、助豐收中國”為核心,通過實景展示、成果發布、經驗交流等形式,系統呈現輝隆股份在農業社會化服務、農資保供穩價、農業技術賦能等領域的創新實踐,全面彰顯供銷系統農資龍頭企業的責任擔當。安徽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合作經濟指導處、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總站等有關負責同志,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作物栽培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喬玉強,安徽輝隆農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程誠,以及輝隆股份相關負責人等企業代表、農技專家、農資經銷商、種植大戶共100余名行業人士齊聚一堂,共同商討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示範田構建種植高産模式

安徽省淮北平原作為重要糧食生産區,長期受土壤不良障礙、適配高效肥料匱乏等問題制約,土地資源潛力未能充分釋放。針對這一痛點,輝隆股份聯合多所科研團隊協同攻關。一方面,研發篩選出3款適用於皖北地區的專用高效複合肥料;另一方面,集成綠色肥料、科學施肥技術與水肥一體化設備,構建起“土壤—肥料—作物”養分高效利用技術模式。

此次活動舉辦地渦陽縣楚店鎮後水波村的高産攻關田,正是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黃淮玉米大豆複合種植水肥土高效利用技術研究與應用”的核心示範區域。輝隆股份在該示範項目實施過程中,進一步推動輝隆定制肥料、智能水肥一體化管理技術及科學作物輪作模式,成功打造“小麥—玉米—大豆”周年高産種植體系。

共探農業服務高質量路徑

輝隆股份相關負責人&&,舉辦“慶豐收·輝隆行”活動,既是共話豐收喜悅的盛會,更是輝隆踐行質量承諾、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宣言。輝隆的成長始終與中國農業同頻共振,從最初單純的農資供應,逐步升級為提供現代農業綜合服務,服務“三農”、奉獻社會的初心從未改變。“當前,輝隆股份正堅定實施‘工貿服一體化’戰略,一邊加快建設農資配送網絡與生産基地,整合全産業鏈資源;一邊聚焦優質農資産品供給,提供産前、産中、産後‘一站式’服務,同時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攜手頂尖高校院所開展産學研合作,全力為農業發展賦能。”

同時指出,作為安徽省供銷合作社所屬上市企業,輝隆股份傳承“為農、務農、姓農”基因,圍繞“農民豐收、農業增效、農村更美”目標深耕實踐。在資源保障方面,輝隆內外聯動整合農資資源,年採購鉀肥超80萬噸、尿素近300萬噸,農藥製劑銷量居全國第一;布局六大肥藥生産基地,年産能達135萬噸,自國家、省級建立化肥、農藥制度以來,連續多年承擔儲備任務,穩價保供。在服務賦能方面,構建79座直營配送中心、4200多家連鎖店的農資網絡,打造14個現代農服中心,推出“輝隆五好”模式,年培訓農民近15萬人次,助銷糧食超120萬噸,還上線“徽農服”小程序提升服務效率。同時,輝隆以科技提質,近3年研發投入3.9億元,擁有359項專利,研發綠色高效農資;嚴抓質量,實行“三嚴管理”,應用二維碼追溯,守護農民用肥用藥安全,全力護航農業豐收。

破解複合種植技術難題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的喬玉強介紹了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産量提升關鍵栽培技術,該技術在産量與效益層面均展現出顯著優勢。在産量方面,玉米連續三年單産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大豆單産則不斷接近全國平均,且提升幅度高於凈作模式;2024年的18個高産典型案例數據顯示,玉米平均畝産達566.9公斤,大豆平均畝産148.8公斤,較全國平均單産高出11.7%。在效益層面,大樣本調查表明各區域採用該技術後,平均較凈作玉米畝增收205元;同時,多年試驗證實該技術還能帶來顯著生態效益,可減少17.5%的溫室氣體排放、增加12.8%的固碳量、提升76.4%的凈生態效益,真正實現經濟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為進一步推動該技術的落地推廣,喬玉強針對性地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加大示範樣板建設力度,打造高質量種植樣板供種植戶學習參考,通過專家揭榜挂帥、技術人員分區包片、關鍵環節蹲點指導的模式確保技術落地,在作物收穫前開展測産驗收並組織現場觀摩,同時將技術補貼向種植效果好的區域和種植大戶傾斜,充分調動積極性;二是推進輕簡技術本土化應用,重點落實封定結合除草、水肥藥一體化、一體化化控等關鍵技術,降低種植操作難度;三是抓實技術培訓工作,採用“自學+培訓+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面向基層幹部、農技人員及種植主體開展針對性培訓,並圍繞農時節點與種植關鍵環節開展田間巡迴指導,切實提升技術掌握與應用能力。

樹立科學種田示範新標杆

活動中,皖北地區10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代表榮獲“輝隆種植明星”稱號,兩位獲獎者現場分享了輝隆技術服務對農業生産的推動作用。

“輝隆種植明星”張林森説:“我2022年試種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首年每畝玉米收600公斤、大豆100多公斤。現在種100多畝,今年雖天氣波動,收成仍可觀,這全靠輝隆技術指導和配套服務。”另一位“輝隆種植明星”楊奇感慨:“我起初包地時啥都不懂,種子不拌藥、土地不整、播種深度不當、病蟲害不預防,導致嚴重減産。後來用輝隆全套方案,次年雖遇氣候影響,産量仍不錯,我又多包200多畝地。現在想帶鄰居一起種,計劃3~5年擴規模,多虧輝隆解決難題,種地才踏實。”

據統計,截至目前,輝隆股份已培育超5000戶種植明星,直接帶動周邊20萬農戶科學種田。作為供銷合作社系統農資企業,輝隆股份連續多年位列中國農資流通行業百強第一方陣。此次活動不僅立體呈現了供銷社系統在服務現代農業中的核心作用,更為全行業樹立了標杆。

測産現場,專家組嚴格按照大豆玉米田間測産驗收要求,隨機選定測産點位,開展科學取樣並詳細記錄各項數據,依照實地測距、清點株數、現場采收、脫粒處理、産量折算、稱重記錄等環節有序開展測産工作。渦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戚從清公布了玉米大豆複合種植預測産量:採用帶狀複合種植模式的玉米平均畝産達557.10公斤,大豆平均畝産139.86公斤。這一亮眼數據,有力證明了“玉米不減産,多收一季豆”種植模式成效顯著。

在後水波村的田埂間,“慶豐收・輝隆行”活動落下帷幕,但輝隆股份以供銷力量助農豐收的腳步從未停歇。從高産示範田裏的良種肥藥,到政企協同下的全鏈條服務;從專家指尖的技術要領,到種植明星口中的增收喜悅,每一個細節都印證着輝隆“為農、務農、姓農”的初心。未來,輝隆股份將繼續以科技為翼、服務為橋,把更多先進技術送到田間地頭,把更實的保障送到農戶手中,讓豐收的歌聲長久回蕩,為鄉村全面振興書寫更多供銷篇章。

【糾錯】 【責任編輯:李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