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時間7 月 8 日至 10 日,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簡稱: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計劃支持實施“一國一品”倡議全球項目啟動研討會在意大利羅馬糧農組織總部舉行。來自孟加拉國、烏茲別克斯坦、墨西哥、埃及、剛果等15 個國家的近百名參與者和觀察員圍繞如何開展項目,如何促進相關技術推廣,如何調動資源和相關利益者來支持項目的實施展開深入討論。
會議現場
金正大集團受邀參加此次研討會。金正大集團總裁萬鵬,集團副總裁董治中,集團研究院院長李新柱應邀出席大會。在會議上,金正大向大會分享了中國生物基包膜緩控釋肥技術發展報告,介紹了中國緩控釋肥技術在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的最新成果,展示了為“一國一品”項目量身定制的方案,並在大會期間與各方深入交流,為項目的推進貢獻着來自中國的智慧與方案。金正大的參會不僅得到了糧農組織的高度認可,還吸引了眾多參會國家的關注,為後續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國一品”倡議旨在協助各國發掘本國特色優勢農産品,推動可持續發展,拓展市場潛力,並保護本地食品文化和農業遺産。自2021年9月由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發起以來,倡議不斷擴大,目前已覆蓋95個國家,支持包括香蕉、菠蘿蜜、甜櫻桃、可可以及椰棗在內的56種特色農産品,涵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多個領域。
糧農組織副總幹事貝絲·貝克多爾在開幕式上&&,特色農産品不僅是商品,更是推動糧食體系轉型的關鍵載體。貝克多爾對中國的慷慨支持&&感謝,並強調南南合作與三方合作將有助於放大項目影響力,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中國常駐聯合國糧農機構代表張陸彪在致辭中&&,中國在推動特色農業發展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至關重要,“一國一品”倡議正是南南合作成功典範。他&&,中國願繼續與糧農組織及各國深化合作,分享經驗與技術,推動綠色發展。
糧農組織“一國一品”秘書處全球協調員哈菲茲·穆明賈諾夫介紹,中國在熱帶農産品價值鏈建設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目前“一國一品”倡議所支持的國家和産品中超過六成來自熱帶地區,中國專家在産品生産、加工、貯藏和營銷等全環節提供了技術支持。
糧農組織“一國一品”秘書處執行秘書、總幹事特別顧問夏敬源&&,“南南合作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把中國很好的技術和經驗推向國際。運用這個&&,我相信可以很好地展示中國在農業方面的先進使用成果和經驗,為世界農業的發展、糧食安全和營養做出巨大貢獻。”
研討會期間,中國農業專家和企業分享了在大豆、香蕉和木薯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經驗,以及鹽鹼地改良和農業生物製品的先進技術,並圍繞各國項目進展、技術網絡建設與合作機制等議題開展討論。
金正大集團研究院院長李新柱在會上作報告
金正大集團研究院院長李新柱在會上介紹了緩控釋肥技術發展情況,“金正大生物基包膜緩控釋肥技術,一是融合了中國3項國家科技獎的緩控釋肥技術,具有環保易降解,養分釋放精準,肥料利用率高,省工省肥等優點;二是全面融合了德國施諾德增效技術2.0,具備養分防漏技術、植物疫苗技術、菌群激活技術三重疊加技術,不僅能改善土壤微環境,提升肥料利用率,實現以較少的肥料投入獲得較高的作物産量和品質,降低農民生産成本,還減輕施肥對土壤的傷害。”
金正大集團總裁萬鵬、集團副總裁董治中在會議現場
金正大集團副總裁董治中&&,為了支持 “一國一品”項目國特色農産品建設,金正大特地針對小麥、玉米、水稻、大蒜、香蕉、花生等10余種作物開發了專用緩控釋肥産品。這些産品都將全面應用金正大三獲國家科技獎的緩控釋肥技術和德國施諾德增效技術2.0。
“我們希望金正大所推行的方案能成為項目國廣泛接受的‘樣板’,得以在全球範圍內複製推廣,為全球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金正大方案和力量。”萬鵬&&,為了更好地支持項目建設,金正大在技術支持、方案開發和推廣方面做了充分規劃。他希望借助聯合國糧農組織這個&&能讓緩控釋肥技術在全球泥土裏生根發芽,遍地開花,同時希望能幫助項目國農民提高收入,帶動當地産業升級,促進當地建設更高效、包容、有韌性且更可持續的農業糧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