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獵鯨”到“拾貝”:易方達固收投資的專業化、精細化、系統化-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7 19:27:49
來源:新華網

從“獵鯨”到“拾貝”:易方達固收投資的專業化、精細化、系統化

字體:

  三季度結束後,國泰海通證券公布的基金公司固收業績排行榜顯示,截至9月30日,在近20家大型公司中,易方達固收最近10年以69.25%的收益率排名第1,同時近5年、近3年、近1年收益率分別排名第2、第2、第1,整體業績優秀,展現出其固收投資的硬實力。

  作為行業內固收業務領先的基金公司之一,易方達旗下債券型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穩居行業前列,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其公募債基管理規模超4300億元。易方達固收業務從2005年啟航,歷經20年探索,走出了一條什麼樣的路?隨着低利率時代到來,固收投資難度增加,易方達固收投研團隊又有何破局之道?

  01

  20年播種,深耕細作

  將時鐘的指針撥回2005年。

  這一年2月,易方達首只貨幣基金——易方達貨幣成立;9月,易方達推出首只固收産品——易方達月月收益中短期債券,發行規模破百億元,是當年首發規模第一的基金。

  要知道在前一年,由於債市低迷,債券基金整體規模嚴重縮水。

  而易方達的首只債券基金之所以能在當年成為爆款,得益於創新。在股市震蕩的環境下,貨幣基金火熱,而收益可能略勝一籌的中短債基金,因其稀缺性,一經推出便備受青睞。

  成功的産品布局,為固收投資在易方達新辟了一席之地。2006年,易方達固定收益投資部成立,組建專門團隊對固收業務進行專業化管理。

  兩年後,易方達月月收益中短期債券轉型為易方達穩健收益債券,成為易方達首只二級債基;同年,易方達首只一級債基——易方達增強回報債券也成功發行。

  2012年,易方達連發兩劍,首只純債公募産品易方達純債、首只純債指數産品易方達中債新綜指成功推出。至此,易方達固收産品線的布局圖譜雛形初現、徐徐展開。

  之後,隨着各類固收産品不斷豐富、完善,易方達固收投資更趨向專業化、精細化。2018年,易方達固定收益投資團隊與混合資産投資團隊分立,前者專注於固收産品的投資管理。

  專業化、精細化的思路,在固收投研團隊內部生根發芽。經過多年耕耘,易方達固收投研團隊形成了三個投資部門、兩個研究部門,專業分工,專注不同領域研究,打磨不同類型策略。

  全策略投資部,綜合運用各類投資策略;債券指數投資部,負責固定收益被動策略産品的投資管理和運作;現金和短債投資部,專注低風險、低波動産品的投資管理。

  固定收益分類資産研究管理部,主要負責宏觀、策略研究及研究成果向投資端的轉化;固定收益信用研究部,主要負責信用産品的信用評估、信用風險防範和信用定價工作。

  “每一類資金的需求都值得被重視”,對於易方達固收投研團隊來説,根據不同類型資金的風險偏好,打造風格清晰穩定的多層次固收産品,滿足不同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這就是長期正確的事,是固收投資值得播種的未來。

  02

  工業品,還是藝術品?

  如果説産品的布局是播種,那麼産品的投資管理就是培育成長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所採取的方式方法,直接決定了産品的出産質量。

  對於固收産品,易方達固收投研團隊認為:“它更接近工業品而非藝術品。”比起依賴個人靈感的閃現,他們更堅定不移地信賴高標準的質量生産流程。

  那麼,如何打造高標準的固收産品?

  ① 堅守産品定位

  理財産品的凈值化,拉近了公募債基與普通投資者的距離。對於公募基金管理人來説,更需要仔細刻畫産品的負債屬性和投資者的風險接受程度,匹配相宜的産品風險收益特徵。

  在易方達分類資産研究管理部總經理紀玲雲看來,基金的投資從産品設計之初便開始了。在設計層面,團隊會框定組合要求的波動率和回撤水平,以及預期的中長期收益率目標。

  “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它決定了産品內核是什麼,以後會成為什麼樣子。”紀玲雲解釋道,“做好産品的風險收益定位,不僅可以給客戶更加直觀清晰的認知,也可以讓我們的投資管理更有指向性。”

  明確的風險收益特徵,會決定産品投資運作的很多方面:可以承擔哪些風險,應該規避哪些風險,可能在哪些風險敞口上適合做風險暴露,哪些風險指標又是該嚴格約束的……産品定位明確了,這些問題便有了答案。

  “要讓客戶對産品的風險收益特徵形成清晰且明確的預期,避免出現貨不對板的情況。”易方達債券指數投資部總經理李一碩説道。

  根據産品的不同定位,可以運用不同的策略,在追求收益的同時,有效控制和管理各類風險敞口,追求投資組合的穩健增長。

  比如,名稱帶“中短債”“短債”字樣的産品,就嚴格按照中短債、短債的策略去做。“短債基金要先控波動、再爭收益,在盡可能控制回撤的前提下,追求長期優於貨幣基金的投資收益率。”易方達現金和短債投資部副總經理梁瑩&&。

  比如,債券指數産品主要提供被動的、工具化的、真正符合指數特徵的産品,“堅持工具化理念,指數是什麼特徵,産品就圍繞指數基本特徵進行運作。深耕精細化管理,在有限的範圍內挖掘利差機會,提高收益表現。”易方達債券指數投資部基金經理楊真説。

  在《與天為敵》一書中,彼得·伯恩斯坦引用了通用汽車的退休基金董事總經理查爾斯·錢皮恩的觀點,他總結道:“投資既不是藝術,也不是科學,而是工程……我們的工作是對金融投資的風險進行管理和工程化。”

  這與易方達固收投研團隊的理念不謀而合。只有在保證高質量的穩定輸出之後,才能夠期待投資藝術的誕生。

  ② 專業化分工與協作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寫道:“勞動生産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

  易方達固收投研團隊通過專業化分工和對分類資産的精耕細作,持續打造前瞻性的研究能力和大規模的投資管理能力。在實踐中,易方達固收投資採取“組合經理-策略經理”結合的專業化分工模式。

  策略經理專注不同固收類屬資産投資策略的研究管理,從中觀和微觀層面提供精耕細作的超額收益;組合經理對組合總體業績負責,從宏觀角度提供更多自上而下的久期選擇、資産類屬選擇等方面的超額收益。

  這種合作模式使優秀的組合經理能夠更多專注於對債券綜合收益影響更大的投資決策,大幅延伸了組合經理的投資管理半徑。當其管理更多數量、更大規模的資産時,策略經理給予自下而上的支持,組合投資管理的專業性和效率同時得到提高。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易方達固定收益全策略投資部基金經理張凱頔&&,在該模式下,策略研究員可以在擅長的專業領域不斷挖掘好的投資機會、提供超額收益。“好比用積木拼圖,策略研究員提供的各種策略就像形狀各異的積木,積木種類越多,組合經理拼成的作品與想要的圖形相似度越高,産品越能符合預定的風險收益特徵。”

  對於這一點,李一碩也深有感觸,在産品的生命周期中,投資決策離不開研究部門的深度支持。投資和研究就像共生合作關係,研究成果來源於投資、且需投資實踐驗證,而投資則需要研究指引方向、前進探索。

  據了解,易方達固收投資部門的周會都有策略研究員一起參加,研究員會就其跟蹤的分類資産對組合提供細緻的投資建議。

  對於分類資産研究團隊,紀玲雲的定位也非常清晰:通過專業化分工與模塊化策略方案,幫助大規模組合進行精細化管理。

  從資産配置分析到資産結構優化、從收益歸因拆分到資産類別性價比研判、從日間各品種利差高頻跟蹤到個券置換優化,分類資産研究管理團隊會在各個投資組合裏精耕細作,更有針對性地向投資人員提出組合優化建議,幫助組合去爭取每一個BP的收益。

  “這樣一來,基金經理可以把更多時間安排在宏觀研判、資産配置、策略配置、風險敞口管理等方面,做好整個産品的把控以及市場環境變化的應對。”紀玲雲説。

  在專業化分工與團隊協作之下,團隊的每個人在各自領域裏深耕細作,同時團隊的所有人又通力合作、發揮合力,最終呈現在投資者面前的,就是高標準鑄就的固收産品。 

  ③ 金融科技賦能

  在2007年iPhone發布會上,喬布斯引用了圖靈獎得主Alan Kay的一句話:“真正在意軟體的人,應該打造自己的硬體。”

  這句話在易方達變成了:“真正在意投資的人,應該打造自己的系統。”

  早在2015年,易方達便組建起一支規模超150人的技術開發隊伍,自主研發建設投資管理&&。此後十多年間,&&建設穩步推進,技術升級持續不斷。如今,易方達自建的系統在産品的精細化管理和高效運作方面,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易方達現金和短債投資部基金經理石大懌看來,公司固收業務能夠脫穎而出,離不開先進的IT系統。固收交易覆蓋資産類別多,還涉及期權等複雜衍生品,風險收益指標較為複雜,又涉及銀行間、交易所等多個市場,加上投資賬戶眾多,日交易量巨大。“很難想象沒有一套系統該如何運轉,公司較早就認知到了這一點,持續投入大量資源搭建固收交易系統。”

  作為這套系統的第一批用戶,石大懌見證了從Excel估值表到系統&&的變遷,也直接受益於系統對固收投資效率的數量級提升。“對我來説,至少提升了2~3倍的交易效率,在研究層面可能4~5倍都不止。”石大懌説。

  李一碩直言,金融科技的運用,讓固收投研團隊之間的協作更加精準、順暢與高效,如虎添翼。

  在傳統的投研交流模式中,研究員在會議中分享觀點,基金經理自行判斷是否採納,並決定如何將觀點轉化融入投資組合,這涉及到對現有持倉的審視、資産配置的調整,交易執行的轉化,整個過程步驟繁多,依賴人為的判斷和操作。

  而易方達自主研發的固收交易系統,能夠把策略研究員的觀點直接生成針對組合的、可執行的策略。基金經理若認同該策略,可以通過系統操作,把策略批量轉化為指令下達給交易端,轉化效率非常高。

  科技與業務的深度融合,如同為固收投資裝上了“智能輔助駕駛”,不僅大大提升了投資效率,擴展了基金經理的投資管理半徑,還能利用固收智能交易機器人,實現私域行情智能採集,並基於自建的債券算法交易系統自動化執行,捕捉市場優質交易機會,助力提升投資收益率。

  03

  風險與收益,如何平衡?

  “人人都是風險管理者”,這是易方達員工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在易方達,“全員、全流程”的風控文化,貫穿於公司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的每一方面、每一層次、每一環節,落實到每一崗位的工作中。

  “降低風險就是創造價值”,這是易方達固收投研團隊所遵循的理念之一。看似保守,卻是團隊歷經多年得出的結論。

  在易方達固定收益分類資産研究管理部總經理助理田鑫看來,風險的狡詐之處在於它僅僅是發生損失的可能性,只有“風險+負面事件”才等於“損失”。當負面事件尚未出現、損失尚未發生時,是很難觀察到風險的。“但最好的風控不是發生風險後去採取補救措施,而是未雨綢繆,盡量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所謂‘上工治未病’,即是此理。”

  石大懌作為從業十餘年的固收老將,經歷了多輪債市牛熊,目睹了2013、2016年“錢荒”等黑天鵝事件,接觸過超越認知的風險,他的體會是:幹這行越久,越是對市場充滿敬畏。“除了書本和經驗,市場於我永遠有30%~40%的未知部分。”

  “就現金管理而言,我認為確實需要更保守一些。”石大懌坦言,收益率不是貨幣基金管理的首要目標,管控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才是現金管理業務的重中之重。

  “貨幣無小事,若出事便是大事,作為基金經理,我們要把各類風險降到最低,在把控好風險的前提下,讓投資者獲得穩定的投資回報、良好的流動性體驗。”梁瑩説道。

  紀玲雲多次表達過對投資業績的觀點:“不去追逐每年業績榜上的第一名,過高的收益一定是和過高的風險相匹配出現的,不可能莫名其妙出現過高的收益來源,要做邏輯自洽的投資。”

  當然,在投資中風險並非絕對的貶義詞。固收投資,更是風險和收益相平衡的藝術。

  在面對風險與收益的抉擇時,李一碩首先關注産品負債端與定位的一致性。對其目前在管的特定策略産品,他會以産品基準指數作為策略準繩,在此基礎上考慮適時偏離。“基準指數既是考核的標尺,也是投資的參考基準。”

  易方達固定收益全策略投資部副總經理藏海濤認為,在低收益率環境下,組合管理對投資標的風險偏好會相對有所提升。“這就要求我們在組合管理中把握好投資標的和風險底線之間的安全距離,做到風險收益性價比的匹配。”

  在紀玲雲看來,承擔適當的風險是為了追求相應的收益,固收投資要專注於把握可控的超額收益,規避不必要的、低性價比的風險。

  “為客戶管理風險,持續穩定地創造價值”,這是易方達固收投研團隊的目標。正因如此,他們的投資處處透出沉穩的底色。步子走穩了,長期業績自然就能排到前面。

  根據國泰海通證券的基金公司業績榜單,易方達基金的十年期固收業績已連續16個季度在大型公司中排名第一,彰顯了其固收投資的長跑實力。

  04

  結語:從“獵鯨”走向“拾貝”

  在低利率時代下,債券收益率中樞下降,通過主動管理獲得超額收益的難度不斷增加,固收投資將從“獵鯨”慢慢走向“拾貝”。

  在此背景下,債券指數化投資趨勢加速,債券指數産品以其清晰的風險收益特徵、較低的費率、透明且分散的持倉等優勢,展現出較大的增長潛力和吸引力。

  2012年就推出的易方達中債新綜指,是易方達第一隻債券指數産品,也是現存“年齡最大”的債券指數基金之一。

  這是一隻綜合類債券指數産品,其跟蹤的中債-新綜合指數涵蓋全市場可流通債券。這樣的産品底層資産分散程度高、市場代表性強,有利於資金進行大類資産配置。

  但成立後10多年,産品一直不慍不火。

  直到近年來,由於債券指數基金成本更低、持倉更透明、流動性更好,才逐漸成為資金參與債市行情的“高性價比”工具。

  2024年,隨着債市全面走牛,易方達中債新綜指作為一個強貝塔的投資工具,僅一年時間,規模就從2023年年底的15億元攀升至152億元,(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12/31)。

  關於固收業務的未來發展方向,李一碩提到兩個關鍵詞:場內化、信用指數。

  他認為,場內債券基金交易成本較低,能夠顯著提升交易靈活性,執行更高效的投資策略,同時場內份額的質押融資功能可以為投資者提供便利。這是固收指數産品向場內ETF發展的關鍵驅動因素,主動固收産品場內化也能享受類似益處。

  從固收指數産品來看,過去國內以利率指數為主,而全球市場更多是信用類或綜合類指數。今年信用債ETF迎來爆發式增長,信用指數産品依然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今年以來,易方達基金陸續推出兩隻信用債ETF——公司債ETF易方達、科創債ETF易方達,均為市場首批,也開啟了易方達債券ETF的新征程。

  目前,經過十餘年耕耘布局,易方達旗下已有利率債、信用債及綜合債等11隻債券指數産品,逐漸實現多品種、全期限覆蓋,且均已實現“管理費0.15%/年、託管費0.05%/年”的低費率。

  從貨幣、短債、中長期純債、持有期債基等創造阿爾法的主動管理,到指數債基、債券ETF等捕捉貝塔的被動投資,易方達固收投研團隊正全力打造多層次固收業務。

  前瞻性布局、深度研究、專業化分工、高效的系統、嚴苛的風控……易方達固收投研團隊始終帶着“執着於在長跑中勝出”的信念,播種長期,布局未來,力爭為投資者獲取長期可持續收益。

  從貨幣、短債、中長期純債、持有期債基等創造阿爾法的主動管理,到指數債基、債券ETF等捕捉貝塔的被動投資,易方達固收投研團隊正全力打造多層次固收業務。

  前瞻性布局、深度研究、專業化分工、高效的系統、嚴苛的風控……易方達固收投研團隊始終帶着“執着於在長跑中勝出”的信念,播種長期,布局未來,力爭為投資者獲取長期可持續收益。

  

 

 

 

 

 

 

 

 

 

 

【糾錯】 【責任編輯:馬渭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