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0 日,第11屆WWEC世界教育者大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大會以“深入實施人才戰略,加快邁向教育強國”為主題,匯聚了海內外政府、教育、文化、科技、學術、企業、資本等多領域的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社會精英人士,聚焦“教育強國,人才戰略”核心命題,共同探討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賦能個體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注入新動能。
在開幕致辭環節,上海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諮詢專家、上海市民辦教育協會會長高德毅,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榮華,上海市公關協會會長沙海林,以及國家督學、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林,分別從政策引導、教育公益、國際交流與民辦教育發展等維度,深入闡述了教育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戰略地位與使命擔當,強調教育強國建設不僅是國家發展的迫切需求,更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基礎工程。
上海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諮詢專家、上海市民辦教育協會會長、中共上海市教育衞生工作委員會原副書記高德毅現場致辭。主辦方供圖
國家督學、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劉林現場致辭。主辦方供圖
主旨演講環節上,第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胡衛以《厚植創新人才培養沃土,加快教育強國建設》為題,系統分享了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路徑與政策建議;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汪泓聚焦“VUCA時代的教育戰略與人才培養”,提出教育需主動適應複雜多變的全球格局,構建更具韌性與前瞻性的育人體系;上海紐約大學校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外籍院士童世駿圍繞《讓世界成為我們共同的課堂》發表主旨演講。他結合自身在中西方哲學、教育治理與跨文化對話領域的深厚積澱,深入闡釋了全球化時代教育的使命與路徑。聯合國訓練研究所(UNITAR)人與社會包容司司長、CIFAL全球網絡負責人Alexander A. Mejia則從全球視野出發,深入探討“教育如何塑造可持續未來”,呼籲通過教育推動包容性發展與全球合作。同時,在開幕式現場,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鄭惠強,Harri Sallinen,Alexander A. Mejia,民盟上海市委新階層參政議政副主委、WWEC世界教育者大會組委會負責人宋輝以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全人教育成長計劃項目負責人黃國忠共同發起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全人教育成長”倡議,呼籲全球教育界共同努力,推動教育公平與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訓練研究所(UNITAR)人與社會包容司司長、CIFAL全球網絡負責人Alexander A. Mejia現場演講。主辦方供圖
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成為本次開幕式的一大亮點。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李康深入剖析了情感AI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潛力,展現技術如何理解並回應學習者的情感需求;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分享了智慧教育的前沿創新成果,描繪了未來校園的智能化圖景;樂樂課堂CEO、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亞洲董事會董事毛穎探討了教育未來的發展;強腦科技創始成員張勝男則展示了腦機接口技術在個性化學習與特殊教育中的突破性應用,引發廣泛關注。未來書房智能督學系統的重磅發布,更是吸引了眾多嘉賓的目光,標誌着教育信息化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科技與藝術的碰撞同樣令人驚艷。全球頭部AI+移動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帶來了一場融合科技與藝術的機器人舞蹈秀——查爾斯頓舞·機器人,靈動的機械舞步不僅展現了人工智能的高精度控制能力,更寓意着科技與人文在教育中的和諧共生。
大會還特別設置公益頒獎環節,向長期投身教育公益事業的傑出代表致敬。由上海市民辦教育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李宣海進行頒獎,上海夢想成真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何培新、鄉村教師科教賦能項目發起人胡靖等獲得表彰。他們的堅守與奉獻,彰顯了教育公益的溫度與力量,激勵更多人投身於教育公平的偉大事業。
在成果發布環節,新華網上市公司研究院、國聲智庫、WWEC世界教育者大會組委會、中央財經大學中外經濟比較研究中心和《經濟窗》編輯部聯合發布《AI + 教育:助力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智庫報告》。該報告系統梳理AI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從技術研發、教師培養、資源分配、國際合作等多維度提出了一系列創新策略,旨在推動教育行業的深度變革與創新,助力實現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培養創新人才。報告為教育者、政策制定者及相關從業者提供了全面的參考依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建設注入強大動力,同時促進全球教育資源共享與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價值。
本屆WWEC世界教育者大會的啟幕,不僅是一場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全球智慧的共振。大會通過高端對話、前沿發布、公益倡導與科技展示,搭建起跨界融合、開放共享的教育創新&&。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征程上,WWEC將繼續凝聚共識、匯聚力量,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人才支撐。(馬渭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