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發大王”瑞貝卡遭證監會立案 信披違規暴露公司治理系統性缺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1 17:28:44
來源:新華網

“假發大王”瑞貝卡遭證監會立案 信披違規暴露公司治理系統性缺陷

字體:

  新華網北京8月1日電(黃海榮)7月25日,河南瑞貝卡發製品股份有限公司(600439.SH)發布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及控股股東河南瑞貝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瑞貝卡控股”)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受此消息影響,7月28日瑞貝卡股價開盤跌停,市值縮水至37.70億元,市場信心遭受重創。

  8個月三收監管函 信披違規“慣犯”雖整未“改”

  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導火索直指瑞貝卡長期存在的信息披露缺陷。根據《立案告知書》,監管部門已鎖定公司在資金往來、關聯交易等關鍵信息披露上的重大瑕疵。此次立案僅是瑞貝卡違規問題的冰山一角。公開記錄顯示,短短8個月內,該公司已三度收到監管警示。

  2024年12月,瑞貝卡首次收到上交所《關於河南瑞貝卡發製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工作函》。監管部門對其發製品業務收入變動原因、海外收入佔比高、主要客戶是否關聯方等問題提出專業質疑。

  真正的監管風暴始於2025年4月29日。河南證監局當日出具的決定書直指瑞貝卡五大問題:未按規定在多份定期報告中披露與關聯方之間非經營性資金往來及資金佔用事項;相關非經營性資金往來未及時披露;2023年末存貨跌價準備計提不充分;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不規範;部分董事、監事薪酬未經股東大會審議。

  然而,在5月24日發布整改報告聲稱“現行問題已整改完畢”後僅隔10天,瑞貝卡又因未及時披露2024年度業績預告再次收到監管函。2024年其歸母凈利潤虧損1.18億元,按規定應在會計年度結束後一個月內披露業績預告,但公司直至4月29日才隨年報一同披露,明顯違反信息披露規定。

 上市22年首現年度虧損 存貨高企引關注

  2024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18億元。這是該公司自2003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翻看其近年業績,下滑趨勢早已顯現。2022年至2024年,瑞貝卡營業收入分別為12.58億元、12.26億元和12.39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9.65%、-2.57%和1.10%;凈利潤分別為3393.75萬元、1230.23萬元和-1.18億元,呈現持續下滑趨勢。

  對於虧損原因,瑞貝卡在年報中解釋稱,主要是加大對線上渠道的營銷力度,銷售費用較上年度激增62%至2.26億元,導致凈利潤被吞噬。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單季虧損高達1.28億元,創下公司單季虧損紀錄。

  審計機構在年報中特別提示,公司存貨周轉速度放緩、應收賬款回收周期延長,現金流壓力顯著增大。2024年末,瑞貝卡存貨賬面餘額高達31.82億元,其中庫存商品18.4億元,而其一年的銷售額只有12.39億元。這意味着僅庫存商品就能支撐公司一年半的銷售業務,按總存貨計算甚至能支撐近三年營收。但瑞貝卡僅計提2627萬元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比例不足1%,引發市場對其存貨真實性和價值的質疑。

  23億關聯方非經營性往來 公司治理情況堪憂

  瑞貝卡此次被立案的核心焦點直指長期隱匿的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往來。根據河南證監局4月29日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瑞貝卡存在系統性信披違規。瑞貝卡未按規定在2021年年報、2022年半年報和年報、2023年半年報和年報、2024年半年報中披露與關聯方之間的非經營性資金往來及資金佔用事項。

  由中喜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專項説明顯示,2024年度瑞貝卡控股因資金周轉通過第三方形成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累計發生額10.54億元。三家表面無股權關聯卻頻繁資金往來的企業,許昌瑞許商貿、許昌道之霖實業、許昌歸來商貿,三家公司2024年與瑞貝卡發生資金往來分別達6.68億元、5.51億元和10.86億元。

  當上市公司的資金被大額佔用,控股股東自身的資金鏈危機也浮出水面。截至2025年4月11日,瑞貝卡控股累計質押股份佔所持股份的69.98%,佔公司總股本比例19.88%。也就是説,瑞貝卡控股去除質押股份,只有8.52%股份未質押。

  23億關聯資金往來迷霧、32億存貨減值風險、控股股東69.98%的股權質押,共同構成這家老牌企業的三重危機。證監會立案調查結果尚待公布,但瑞貝卡案例已為資本市場敲響警鐘。公司治理缺陷的系統性整改與資金流向的實質性披露,將成為決定其能否重獲市場信任的關鍵。

【糾錯】 【責任編輯:丁峰 王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