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而正確”的事情是指那些做起來很困難,但從長遠來看是正確和有益的事情。今天我們為大家梳理投資中幾件比較常見的“難而正確”的事情。
知己知彼
“最難認識的人是自己”,因為人有自我認識的局限性,所以許多時候人對外界的事物往往能做出客觀評判,但對自己卻認識不夠清晰。
在投資中,“知己”的問題可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自身及家庭財務狀況的了解不甚清晰;二是對理財規劃目標的設定比較模糊;三是高估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這些問題都可能導致投資者盲目做出投資決策。
另外,要做到“知彼”也並非易事。以基金投資為例,有的投資者因為沒有充分了解基金的類型、風險收益特點和交易規則等,投資了並不適合自己的産品。
而基金投資需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就是要對自己及家庭資金的狀況有清晰的了解,對資金的使用期限、收益預期有清晰的設定,對自己的個性、風險承受能力有清楚的認知等。知彼就是要全面了解基金的基本要素、投資策略、風險等級等信息。知己知彼,合理匹配,找到適合自己的基金産品。
逆向投資
“順人之性,則道易行;逆人之性,則道難行。”這句話出自荀子,講的是順人性易,逆人性難。投資之所以“難”,一部分原因在於在不少情況下,需要“逆人性”做決策。
比如,“羊群效應”常會發生作用,在市場連續大漲後,投資者情緒被推高,大家常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行情可以繼續,認為此時不跟隨就會失去獲利機會。此時“順人性”地做出“跟隨買入”決策是容易的,但潛在風險也在積聚。
而當市場持續下跌,估值足夠便宜,具備逆向投資(反向投資)投資條件時,恐懼的心理又常使人徘徊不前,“難”以做出正確的決策。
“華爾街教父”格雷厄姆曾在《聰明的投資者》中寫到:
這種規範的原則(低買高賣)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它與過度看漲牛市或過度看跌熊市這一人類的本性相抵觸。
格雷厄姆深知這種反向操作很難,因此他推薦股債平衡配置策略,並通過適時再平衡實現低買高賣(逆向投資策略)投資。
資産配置
可能很多人都在談資産配置,但真正做資産配置的人可能不多。資産配置為何“難”呢?一部分原因在於資産配置的基本原理決定了靠它往往賺不到“快錢”、收益率不會一飛沖天,在投資過程中又需要同時考慮多種資産,需要在收益和安全之間找到平衡。
例如,“指數基金之父”約翰伯格認為,股票可作為長期投資者的投資選擇,股票資産應在一個良好平衡的資産配置方案中佔據主導地位。但在投資組合中,債券也很重要,它除了可以提供一個更穩定的收益來源,同時還有緩解股票價格波動的作用。利用股債構建一個平衡投資方案的好處在於:它使得組合的風險收益更為合理,這將給風險厭惡型的長期投資者以勇氣和信心,去持有一個股票佔據主導地位的組合。
耐心、紀律、長期視野
傳奇投資家彼得·林奇曾説過:“投資成功的秘訣是耐心、紀律和長期的視野”,然而看似簡單的投資秘訣,在有的投資者眼中可能是枯燥無味的約束,或者是難以堅持的限制。因此,保持耐心、堅持投資紀律、堅守長期價值,也是投資中“難而正確的事”。
對於股票投資來説,尤其需要做這件“難而正確的事”。短期來看,股票市場漲跌受估值影響更大,但長期來看,企業分紅及盈利增長帶來的投資收益要遠遠大於依靠估值變化帶來的投機收益。
賓大沃頓商學院的傑裏米·西格爾教授,在《股市長線法寶》中更是用數據證明了,長期來看,股票、債券、黃金都有抗通脹的作用,其中股票資産是長期收益率最高的資産。
“難而正確的事”通常需要投資者短期付出一定的努力或忍受一定的煎熬,但從長遠看,它們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管控風險,獲得更高的回報、更好的投資體驗,實現長期的投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