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狂潮”“一天一個價”“邁入千元時代”……雖然最近降溫不甚明顯,但羽絨服還是以漲價的方式登上熱搜。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每到冬季,都會有羽絨服漲價的消息傳來。今年羽絨服漲價了嗎?因為什麼?記者通過對專業人士的採訪,為您揭秘羽絨服漲價背後的邏輯。

線上的羽絨服漲價熱潮,目前還沒有影響到北京的線下市場。
現場
“準確説是天氣一冷就漲”
“漲了嗎?這個價格一直都是這樣的。”百榮世貿商城一家品牌羽絨服店面的銷售,給出了與漲價消息不一致的回應,線上的漲價潮還沒有傳遞到北京的線下市場。
這座北京最著名的服裝批發市場,給羽絨服開闢了專屬分區,三樓有一大塊區域屬於各種品牌的羽絨服。波司登、雪中飛、雅鹿、鴨鴨等市面上主流的國産羽絨服品牌,在這裡都有店面。
有店面的90白鴨絨(含絨量90%)長款女式羽絨服售價均在1200元以上,90鵝絨長款女式羽絨服售價均在1500元以上。“今年沒漲,白鴨絨跟去年基本上是持平的,鵝絨的價格甚至還稍微便宜一點。”
在這家店隔壁,另一個品牌相似款式的羽絨服,含絨量、充絨量、蓬鬆度相同,售價還便宜500元左右。這些店面,幾乎都將長款女式羽絨服擺放在店面核心位置,而這類産品也是店裏售價最高的單品。
除了大品牌店面,百榮世貿商城裏還有一些小品牌和外貿工廠店,這些店面的羽絨服售價低很多。打折、特價、斷碼的羽絨服,有些售價甚至下探到99元。
“羽絨服漲價也不是年年漲,準確説是天氣一冷就漲。天冷羽絨服需求量大導致價格上漲,很好理解。”有銷售説,羽絨服品類很特殊,每年就做冬季這幾個月的生意。今年冬季,北京還“不夠冷”,所以需求不算旺盛,價格也比較穩定。等過了冬季,羽絨服還要反季降價促銷,商城裏好幾個現在賣羽絨服的店舖,入春就開始轉型,銷售真絲産品。

羽絨服女裝價格高,有消費者轉買充絨質量重量相似但價格更低的童裝。
探因
“鴨絨價格與鴨肉需求相關”
與百榮世貿商城相距1200多公里的浙江嘉興平湖,聚集着羽絨服上下游企業1000余家,相關經營主體1.3萬餘家。每年,全國市場50%以上的羽絨服出自這裡。
今年“羽絨服漲價”相關消息,一致將漲價根源鎖定在其核心填充物羽絨原料的價格波動。有媒體報道,90白鴨絨從最便宜的17萬元/噸漲到約58萬元/噸。
專門為平湖羽絨服企業提供羽絨價格信息的“華羽商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90白鴨絨的市場價在50萬元/噸到55萬元/噸,具體價格因為質量等級有微小差異。“今年還行吧,我們收集到的市場信息,跟去年同期基本上差不多。”
他解釋,鴨絨是鴨肉市場的附屬品,鴨絨的價格與鴨的出欄量密切相關。近年豬肉價格偏低,而且進口的牛肉價格也非常親民,導致鴨肉的需求量受到影響。鴨養殖戶減少出欄量,會導致市場鴨絨供給不足,價格緩慢上浮。
其實,這輪豬肉價格走低從2021年就開始了。2019到2020年,受非洲豬瘟影響,豬肉價格走高。2021年,隨着産能恢復,豬肉價格開始走低,一直延續到現在。
2021年羽絨服新國標修訂實施,整個羽絨市場行情有一波明顯上漲。而鴨出欄量從2021年到2024年一直比較穩定,在40.02億到42.20億隻之間。鴨絨供給穩定,近幾年價格一直處於緩漲狀態。

追漲
“有漲價消息,大家就去放大”
據羽絨金網發布的11月16日至11月22日行情周報,90白鴨絨的市場價約為56萬元/噸。周報同時指出,羽絨價格與2023年同期及以前相比漲幅顯著,但相較2024年同期仍屬相對平穩狀態。近日“90白鴨絨最低的時候1噸17萬元,現在差不多58萬元”的傳聞失真,並非一年內狂漲41萬元。
記者查閱羽絨金網,2025年2月行情分析是“羽絨價格全線下跌”;3月行情分析是“羽絨價格逐漸回歸理性,接近2023年的水平”;9月行情分析是“金九未兌現,原料絨採購趨於謹慎”。這種市場低迷的信息,一直持續到10月初。從2月底到9月初,90白鴨絨的市場價一直在42萬到49萬元/噸徘徊。有養殖戶告訴記者,鴨毛收購價上漲是10月以後的事。
羽絨服廠商為什麼不在原料低價時囤絨?“囤絨的風險太大。”浩哥是平湖羽絨服買手,時刻關注市場行情。他説:“羽絨服是一個重資産行業,囤絨的話,需要很大的資金量投入。對廣大中小廠商來説,在春夏季壓大量資金去囤絨,限制了資金流動,也就限制了春夏季的服裝生産。”
每次羽絨服漲價的消息,都以頭部品牌舉例。在羽絨服市場,只有金字塔頂端的少數大廠商能掌控産業鏈全部環節,大部分中小廠商只在羽絨服産業鏈的某一個環節生存。大廠商擁有自己的原料供應基地,一線工人相對穩定,中小廠商隨時受原料和人力成本波動影響。大廠商還能通過研發、設計和營銷,製造品牌溢價,引領市場價格。
有從業者從更宏觀的角度分析,價格最終由供求關係決定。去年暖冬,有廠商損失慘重,對今年的羽絨服市場寄予厚望。“服裝屬於快消品,新品的價格保質期很短,一個季度過了馬上打折,699變399、199(元),規律永遠如此。所以有漲價的消息,大家都去放大。”
消費
“女裝最貴,童裝更划算”
“每年都能看見羽絨服漲價的消息,可我不會每年都買羽絨服,一件羽絨服能穿好幾年,款式又沒什麼變化。我為什麼要趕着漲價的時候買呢?等換季降價促銷的時候再説唄。”消費者小萬説,供暖之後,羽絨服的使用場景大部分是上下班通勤,有一薄一厚兩款足夠了。
有漲價新聞援引11月19日數據,90白鴨絨56萬元/噸,同比上漲7.6%。消費者算起了賬,1克才0.56元,一件羽絨服以充絨量200克計算,充絨成本是112元。同比上漲7.6%,多投入的充絨成本還不到10元,而且市場上大部分羽絨服充絨量都不到200克。
還有消費者發現,同一品牌的羽絨服女裝最貴,相同羽絨質量、充絨量的衣服,選擇童裝更划算。記者注意到在某品牌官方網店,一款160厘米的女式羽絨服,使用的是90白鴨絨、蓬鬆度680+FP、清潔度700mm、充絨量156克,售價980元。同一網店,一款160厘米的女童羽絨服,使用的是90白鴨絨、蓬鬆度680+FP、清潔度1000mm、充絨量146克,售價660元。另一品牌官方網店,也有類似情況,女式羽絨服售價930元,相近充絨質量、重量的女童羽絨服,售價560元。所以,在童裝羽絨服的評論區,有消費者留下評論:“小個子女生也能穿。”
另有一些消費者則更加徹底,他們轉而投入更便宜的聚酯纖維、聚丙烯纖維等保暖材料懷抱。珊瑚絨、半邊絨等都是這些新材料的製成品。(記者 孫毅 文並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