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錶業“洗牌”加劇 品牌“三重奏”破局-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7 15:52:03
來源:新華網

鐘錶業“洗牌”加劇 品牌“三重奏”破局

字體:

你有多久沒戴過“腕錶”了?

近年來,隨着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成熟,智能手錶飛速流行,其與傳統腕錶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加之高端消費品市場增長放緩,高端腕錶市場不斷被“擠壓”。

這一現象在今年表現尤為明顯。根據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瑞士鐘錶在今年8月份的出口量同比減少16.5%,前八個月出口累計價值為170億瑞士法郎,同比下降1.0%。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普遍性下滑表明這一市場分化愈發明顯,各大製表商承壓前行。與此同時,在這場行業洗牌中,廠商們也在積極尋求“破局之法”,通過産品重構、品牌煥新與全球化策略調整等方式尋找新的市場增量。

産品:“專利技術+創新材質+智能化”構建核心競爭力

打破困局,實現品牌突圍的第一步是形成核心競爭力,構建起品牌發展的護城河。基於此,製表商紛紛在産品端發力,通過材質升級、技術協同與功能創新,在風格、功能性、材質、色彩等維度實現突破,重構産品價值體系以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首先是核心技術攻堅層面,頭部品牌掀起專利競賽。

勞力士2025年推出的全新Land-Dweller陸使型搭載7135型機芯,裝備了勞力士最新研發的新一代“動態脈衝擒縱”(Dynapulse),替代了通常機械錶使用的杠桿擒縱;江詩丹頓 Traditionnelle傳襲系列的鏤雕表盤與逆跳顯示功能、GP芝柏表新型GP4800自製自動機芯等,均延續了對新型儲能技術、複雜功能模塊等核心領域的深耕,依靠技術稀缺性抵禦市場波動。

其次,材質創新成為視覺表達的重要載體。PIAGET伯爵安迪・沃霍爾裝飾寶石表盤系列採用虎眼石、藍綠白三色隕石等天然材質打造獨特表盤;勞力士蠔式恒動型腕錶推出薰衣草紫、開心果綠等色彩繽紛的新款表盤;沛納海全新Luminor Marina廬米諾系列則在保留實用性核心特徵的基礎上,實現工藝細節的迭代升級。

最後,“傳統+智能”的跨界融合成為新探索方向。《2025年全球及中國鐘錶行業深度分析報告》提到,2025年全球鐘錶行業正處於傳統精密製造與現代智能科技深度融合的關鍵節點。

比如,斯沃琪集團旗下的天梭T-Touch Connect Sport在指針式石英錶基礎上嵌入AMOLED顯示屏,兼顧傳統腕錶的直觀性與智能設備的多功能性。

國內製表商同步加速技術突圍。比如飛亞達自主研發的“摘星”自動機械機芯獲得法國貝桑松天文&認證,其航天系列新款更融合高抗磁技術;海鷗2824機芯、上海7750機芯工藝日趨成熟,海鷗“三足金烏”三問報時金雕動偶腕錶更突破複雜工藝瓶頸,展現出強大的技術潛力。

消費者:“場景體驗+文化敘事+數字化”滿足個性需求

産品之外,在渠道變革與消費代際更迭的雙重背景下,如何通過沉浸式感受、情感共鳴與精準觸達的協同,將消費者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參與”,最終滿足其個性化的功能需求與精神需求,成為品牌在新消費時代需要考慮的問題。製表商打破傳統運營模式,通過門店體驗升級、數字化賦能與文化鏈結,重構品牌與消費者的價值共鳴。跨境電商與二手&&重塑流通渠道,品牌直營與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成為戰略重點。

一方面,線下門店加速向沉浸式體驗空間轉型。卡地亞在成田國際機場1號航站樓推出升級精品店,寶珀全面翻修東京銀座門店,愛馬仕擴建澳門四季酒店門店等均突破了門店單純的展示銷售功能,注重環境氛圍與消費體驗的營造。這種轉型背後,是對消費者理性化、個性化需求的精準響應——據業內觀察,單純銷售模式已難以滿足需求,體驗式服務成為品牌競爭的核心維度。

另一方面,數字化與新服務模式激活年輕客群。《2025年全球及中國鐘錶行業深度分析報告》指出,訂閱制試戴服務、腕錶NFT所有權認證、區塊鏈溯源保真等新玩法備受關注。傳統品牌紛紛擁抱DTC(直接觸達消費者)模式,通過品牌社群建設、線下品鑒活動增強用戶粘性,直接收集消費數據指導新品開發。勞力士陸使型推出36mm尺寸款式,備受女性消費者的喜愛,其“蜂巢紋表盤+一體式錶鏈”的隱蔽性設計,更契合高凈值人群對低調奢華的追求。

最後,文化賦能成為品牌溢價的核心抓手。國際品牌熱衷於汽車、高端酒店、藝術領域跨界聯名,瑞士品牌則持續冠名體育與娛樂賽事。國産品牌更深耕本土文化:飛亞達與《長空之王》合作推出“殲-20”聯名航空表,帶動相關銷量激增,更將宋瓷、螺鈿非遺工藝融入設計,近期攜手傈僳族服飾登陸2026巴黎春夏時裝周;海鷗“三足金烏”腕錶以《山海經》《太陽神鳥》元素注入東方美學。

新市場:出海拓市,構建品牌新增長曲線

當前,出海拓市已成為企業突破增長瓶頸、構建全球化競爭力的核心路徑。面對傳統主力市場下滑,製表商加速全球化布局調整,通過新興市場開拓、政策應對與供應鏈優化,構建更具韌性的出海體系。

比如,2024年上海漢辰表業集團125隻“上海”牌、“海鷗”牌手錶從上海空港口岸首次出口,實現歷史性突破;飛亞達自2001年起持續亮相巴塞爾國際鐘錶展,如今通過時裝周跨界進一步拓展國際影響力;OLEVS則採取差異化策略,2018年優先借助Shopee&&進軍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市場。

在2025年香港鐘錶展上,中國品牌與瑞士、日本、德國等國際品牌同&競技,海鷗表、孔雀表、上海表、飛亞達等國産品牌悉數亮相,其中,上海表“摩登•玉蘭系列”刺繡款、孔雀表“Avant系列·黑洞”腕錶等作品,以工藝與文化雙重優勢獲得不少海內外消費者的關注。

當前的鐘錶業正從單一産品競爭轉向內容、渠道與數字化體驗的綜合較量,唯有兼顧傳統底蘊與創新活力的品牌,才能在周期波動中穿越周期,擁抱新機遇。

【糾錯】 【責任編輯:劉夢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