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量驅動”到“價值重塑”——2025中國香粧品牌發展大會在滬舉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3 11:15:59
來源:新華網

從“流量驅動”到“價值重塑”——2025中國香粧品牌發展大會在滬舉行

字體:

7月1日,由中國香料香精化粧品工業協會(簡稱中國香粧協會)、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政府主辦,東方美谷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新華網、FBeauty未來跡協辦的“中國香粧品牌發展大會”在上海東方美谷舉行。行業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匯聚一堂,圍繞“如何提供品牌價值”“如何重構企業核心競爭力”“如何尋求可持續增長”等議題展開討論,共同探討香粧行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圍繞品牌價值構建,探索中國香粧行業品牌化轉型的戰略實踐。

中國香料香精化粧品工業協會、醫學博士顏江瑛發表致辭

會上,中國香粧協會理事長、醫學博士顏江瑛發表致辭&&,中國香粧市場從2023年開始已連續兩年進入萬億級規模發展階段,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化粧品消費國別,展現出蓬勃的市場生命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行業也正面臨着深刻的轉型與挑戰,唯有回歸品牌價值的內核,構建起穿越周期的核心競爭力才是中國化粧品行業行穩致遠的根本之道。

新華網首席營銷官徐明偉發表致辭

新華網作為本次大會的協辦單位,一直從媒體視角出發為美粧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新華網首席營銷官徐明偉發表致辭,他&&中國香粧品牌的市場影響力正在逐漸提升但也面臨諸多挑戰,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是擺在每一位香粧人面前的重要課題。新華網將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共同打造具有影響力的行業活動和交流&&,為中國香粧産業創新發展、品牌建設、國際合作提供更加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

價值創造與升維 重塑核心競爭力

歐萊雅北亞區總裁及中國區CEO博萬尚作主題演講

歐萊雅北亞區總裁及中國區CEO博萬尚在會上以《大美泱泱,向美而升:全球視野下的品牌價值重塑》為主題進行主題演講。他以國際品牌的視角,結合歐萊雅北亞及中國區的實踐,深入剖析了品牌價值塑造的核心邏輯。博萬尚強調,在數字化時代,品牌價值的提升不再依賴單一的營銷手段,而是需要構建“科技+文化+體驗”的三維體系。他&&,支撐歐萊雅品牌價值的戰略支柱為品牌力、創新力與生態力。“我們在中國擁有32個備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牌,每個品牌都擁有獨特的品牌人設,精準契合不同的消費者需求。我們不僅僅提供美粧解決方案,更積極為中國消費者開啟通往美與美好生活的無限可能,這正是我們價值創造模式的核心所在。”博萬尚説。

中國品牌節發起人、品牌聯盟董事長王永作主題演講

中國品牌節發起人、品牌聯盟董事長王永以《互聯網時代的品牌價值升維方法》為主題系統闡述了品牌價值升維的方法論。他認為,在流量紅利見頂的當下,品牌若想實現長效增長,必須從“流量思維”轉向“價值思維”,通過信任、體驗、資産和運營的四維突破構建核心競爭力。

蒙牛集團新媒體業務負責人、對外傳播部副總經理王猛作主題演講

蒙牛集團新媒體業務負責人、對外傳播部副總經理王猛結合蒙牛數字化轉型實踐與跨行業洞察,提出企業破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路徑。王猛指出,當前企業普遍陷入“低效重復投入、邊際收益遞減”的困局,其本質是“零和博弈”思維主導下的資源錯配。而破局關鍵則是從“流量爭奪”到“價值創造”,通過技術驅動産品力重構,內容賦能品牌力升級,生態協同競爭力共生。

中國廣告協會內容營銷及廣告代言委員會秘書長、噸噸健康集團傳媒合夥人張志鵬作主題演講

中國廣告協會內容營銷及廣告代言委員會秘書長、噸噸健康集團傳媒合夥人張志鵬則聚焦“做窄路寬、內容賦能”的新媒體時代增長思維議題,強調品牌需要建立長期的價值創造機制,而非沉迷於短期流量紅利。 

團標發布 品牌化升級策略有據可依

據中國香粧協會數據,中國化粧品市場的零售總額在2024年攀升至10738億元,國貨市佔率從52%升至55%。國貨美粧出現珀萊雅、韓束等多個現象級品牌,品牌打造成為國貨美粧構建競爭力的共識。但長期以來,行業數據的統計一直存在口徑差異、碎片化、標準缺失等問題,導致企業決策依據不足、國際競爭力受限,制約了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中國化粧品産業數據統計規範》團體標準及中國香粧品牌市場地位評估方法説明正式發布

基於此,中國香粧協會組織編寫《中國化粧品産業數據統計規範》團體標準,通過統一數據標準、建立適配中國特色的統計框架以及構建全鏈條的治理體系,強化數據真實性與共享安全性。該團標旨在以標準化驅動行業協同,為中國從“化粧品消費大國”邁向“産業創新強國”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石。在支撐政府與産業主體的科學決策的同時,還將推動建立以長期信任為核心的市場競爭機制,以及有能力為本土企業“出海”提供數據背書。

按照團體標準的數據統計規範,中國香粧協會完成了對中國美粧市場的品牌調研工作並在會上公布了美粧品牌TOP50的調研結果。調研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化粧品市場總零售規模為10738.22億元,其中TOP50品牌總零售規模為233.76億元。TOP50品牌佔市場總零售額21.74%。歐萊雅、自然堂、福瑞達、穀雨等國內外品牌入選TOP50品牌、企業50強名單以及品類冠軍等。

圓桌對話一:品牌價值重構與突圍之路

當下,便捷的互聯網渠道和高效流量算法為美粧行業帶來增長機遇。然而,美粧品牌也面臨着品牌價值被系統性稀釋、利潤空間遭擠壓、算法推薦取代品牌心智等問題。中國化粧品品牌似乎陷入增長卻不強大的陷阱,未來發展之路充滿挑戰。

中國香料香精化粧品工業協會品牌專委會專家、致力共通品牌諮詢機構創始人樂劍峰,寶潔大中華區品牌傳播總經理高培,上海自然堂集團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經理陳娟玲,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潤百顏品牌總經理高文婷,中國品牌節發起人兼主席、品牌聯盟董事長王永圍繞“如何提升品牌價值”展開圓桌對話。 與會嘉賓拆解了“品牌價值”的內涵並圍繞溢價能力”“用戶規模”“科學傳播”“科技研發”等話題進行討論。

高培認為,溢價能力和用戶規模是品牌價值的結果與體現,而非原因。品牌價值源於消費者,建立與消費者的信任和信賴關係至關重要。他介紹,寶潔通過産品、包裝、傳播與溝通、零售體驗、客戶與消費者價值五個維度,全方位建設品牌,與用戶建立長期信賴,從而獲得品牌價值。在中國市場,五個維度需全部達到才能更好地實現生意增長和品牌價值提升。

當下,科技在品牌傳播中愈發重要,高培現場分享了寶潔的傳播經驗,他認為科學傳播不能脫離品牌調性,要以消費者為中心。完整的科學傳播鏈路應從消費者出發,運用創新技術和成分解決問題,同時考慮改善使用體驗和感受,進行臨床實證,並通過不同層級傳遞科學內容。

陳娟玲&&,自然堂集團的使命是將東方美學和尖端科技完美融合,為全球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産品和服務,推廣東方美學價值。自然堂品牌有六大品牌價值,致力於用天然成分打造高端品質,用尖端科技塑造産品,同時堅持不做動物實驗,保護環境,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高文婷將品牌價值定義為技術可信度的貨幣化表現,分為技術硬實力、技術穩定性表現、技術創新和迭代三個層次。她&&,華熙生物歷經四次産業革命,將透明質酸價格降低並應用於多個領域,其中潤百顏作為華熙生物的核心子品牌,集成母公司高科技價值資産,以獨特的INFIHA生物專利技術,為消費者帶來日常陪伴,體現科技信任與溫度。

王永指出,品牌價值評估體系複雜,品牌價值動態變化,同等溢價能力下用戶規模大的品牌價值更高,同等用戶規模下溢價能力高的品牌價值更大。他給出提升品牌價值的“三化”策略。一是價值的剛需化,從滿足需求到定義需求、發掘需求;二是品牌的資産化,將流量和用戶變成品牌資産,建立客戶心智;三是敘事的全球化,中國企業要有全球視野,契合人類命運共同價值觀,讓産品走得更遠更寬。

圓桌對話二:破局內卷,鍛造核心競爭力

未來跡聯合創始人、總編輯 劉穎,穀雨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林雨汀,上海橘宜化粧品有限公司總裁邢夏淳,廣州環亞化粧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總監肖希冉,蒙牛集團新媒體業務負責人、對外傳播部副總經理王猛齊聚一堂,提出“文化+科技+生態”三位一體的突圍路徑,為行業穿越周期提供破局範式。

林雨汀提出“文化基建”理論:以“二十四節氣”為名,穀雨將甘草、光甘草定等中國傳統植萃與現代科技結合,構建“中國功效+中國硬科技”雙輪驅動模式。

肖希冉則以“地殼防曬”為例,強調科學傳播需“蹲下來對話”,通過“地殼一百問”等場景化內容,品牌從“喊話者”轉變為“解決方案提供者”,實現用戶健康度與復購率雙提升。

邢夏淳指出,中國美粧在原料、配方、包裝等領域已達世界水平,但全球化運營仍存短板。他&&,全球化不僅是産品出海,更是組織能力與文化貼近性的系統輸出。

王猛以乳業為例,強調“第一性原理”,牛奶的核心價值是提供蛋白質,化粧品則是提供美與健康,美粧行業需警惕過度營銷,回歸産品初心。他認為企業需構建開放生態,他提出“戰略定力+生態協同+情感共鳴”品牌力模型,強調上下游産業鏈需共享資源、共擔風險。

圓桌最後,嘉賓紛紛&&化粧品行業正處價值回歸轉折點,需以長期主義對抗機會主義,聚焦核心賽道形成壁壘;以用戶洞察驅動創新,通過場景化內容建立情感連接;以透明文化激活個體價值,構建適應全球化的敏捷團隊。

圓桌對話三:聚焦細分品類創新,掘金專精特新

上海語析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林愷澌,東方美谷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林峰,山東福瑞達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良艷,青眼網絡科技(武漢)有限公司 創始合夥人兼總編輯李惠華,中國廣告協會內容營銷及廣告代言委員會秘書長、噸噸健康集團傳媒合夥人張志鵬從産業鏈不同環節切入,共同探討中國香粧品牌下一個增長極。

李惠華認為,過去三年玻尿酸、重組膠原蛋白等新成分風口催生數十億級品牌,而醫美全周期護理、便攜裝(如次拋精華)等新需求正重塑市場格局。“成分造富”與“技術壁壘”成為細分賽道突圍的兩大引擎。

林峰以東方美谷十年發展為例,揭示高科技企業標籤的重要性。他預測,生物技術驅動的精準護膚賽道將在五年內誕生十億級品牌:“這一賽道滿足三大條件,未被充分滿足的‘銀發經濟’需求、技術驅動的高壁壘、東方美谷産業鏈的賦能支持。”

張志鵬提出,“中年男性護理”細分賽道潛力大。他以髮膠、造型泥等品類為例,強調“痛點再細分”策略:“寬度兩厘米,深度兩萬米,男性護膚市場同樣存在未被滿足的精緻需求。”

大會最後,東方美谷品牌孵化力模型的正式發布。該模型基於對東方美谷 172家企業深入研究,系統梳理和總結了東方美谷在品牌培育與孵化方面的成功經驗,為化粧品産業園區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提供了重要參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東方美谷美麗大健康産業共有規上企業565家,2024年完成規上工業産值561.7億元,其中規上化粧品企業52家,完成産值145.3億元。

本次大會通過深度思考品牌化轉型路徑,為中國香粧行業邁入新的發展階段貢獻實踐經驗與行業智慧,開啟中國香粧的全新進化之路。(記者 楊瑩瑩)

【糾錯】 【責任編輯:紀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