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批次一次性洗臉巾檢測結果發布,寧波市質檢院紡織品纖維檢驗中心提醒 “植物纖維”“水刺無紡布”均為非標準描述-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20 09:08:05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12批次一次性洗臉巾檢測結果發布,寧波市質檢院紡織品纖維檢驗中心提醒 “植物纖維”“水刺無紡布”均為非標準描述

字體:

一次性洗臉巾能否真正替代傳統毛巾?消費者選購一次性洗臉巾時又該如何“避坑”?近日,寧波市質檢院紡織品纖維檢驗中心通過試驗給出科學選購建議。

據悉,本次試驗分別從線上、線下採購12批次標稱為洗臉巾、柔巾的一次性産品,圍繞纖維含量、吸水性和斷裂強力三個方面,對其實用性和耐用性進行檢測。

警惕植物纖維等模糊標注

一次性洗臉巾,也稱為柔巾,一般由棉或其他吸水性較好的纖維製作而成,質地柔軟有韌性,可以在洗臉、擦臉、卸粧等多種場景使用,具有衞生及清潔效果。近年來,一次性洗臉巾因其便捷性成為眾多消費者日常護理的選擇。然而,市面上相關産品的材質五花八門——純棉、植物纖維、聚酯纖維等,不一而足。

選購洗臉巾,最關鍵的是看産品材質。從本次採購的樣品看,除明確標注100%棉、100%粘膠纖維或再生纖維素纖維外,標注為植物纖維或水刺無紡布的有5批次,佔比超過40%。那麼這種所謂的植物纖維是什麼呢?工作人員依據GB/T 40276—2021《柔巾》規定,對上述5批次樣品的實際纖維含量進行了檢測。

從檢測結果看,樣品提到的植物纖維基本都是聚酯纖維與粘膠纖維的混合物或100%粘膠纖維,製作過程中添加了化學製劑,並不是真正的天然纖維素纖維。因此,消費者尤其是皮膚敏感人群購買標注為植物纖維或水刺無紡布的一次性洗臉巾需謹慎。

全棉材質吸水性表現更優

一次性洗臉巾按包裝方式可分為捲筒式、抽取式、壓縮式;按表面紋理可分為珍珠紋款、細網紋款、平紋款。洗臉巾主要作用是吸水擦乾,因此吸水性是判斷産品性能的重要指標。工作人員依據GB/T 24218.6—2010《紡織品非織造布試驗方法第6部分:吸收性的測定》規定,對12批樣品的液體吸收量進行檢測。

從本次檢測結果看,珍珠紋的吸水性普遍高於平紋,主要是因為珍珠紋洗臉巾相對較厚;而在相同紋理及厚度接近條件下,全棉材質的洗臉巾吸水性最好。

樣品材質決定耐用性

斷裂強力大小反映了洗臉巾的耐用性,“一扯就破”“一濕就爛”直接影響使用者體驗感。工作人員依據GB/ T 24218.3—2010《紡織品非織造布試驗方法第3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條樣法)》規定,將樣品在蒸餾水中浸泡1小時後,再分別測試其濕態斷裂強力。

從本次檢測結果來看,所有樣品的濕態斷裂強力相比幹態均有下降,其中材質為100%粘膠纖維的樣品,濕態斷裂強力下降近50%;純棉材質的洗臉巾濕態斷裂強力相對較低,而含有聚酯纖維等化學纖維的洗臉巾濕態斷裂強力較高。

消費提示

選購一次性洗臉巾有五招

工作人員&&,一次性洗臉巾使用一次後即丟棄,避免了普通毛巾反復使用、清洗晾曬不徹底而容易滋生細菌、螨蟲等問題,能有效降低臉部感染風險,尤其適合皮膚敏感人群或一些特殊場景(如旅行、出差)。但若長期頻繁使用,其累積成本不容忽視。從經濟角度看,一條質量較好的普通毛巾,價格一般在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可以反復使用較長時間,日均成本極低,而本次試驗樣品的價格最低0.07元/張、最高0.29元/張。從環保角度看,大多數一次性洗臉巾降解速度較慢,有的甚至完全不能降解,大量使用並隨意丟棄,會對環境造成一定壓力。因此,消費者應根據實際需求權衡利弊,理性選擇和使用這類産品,以兼顧便利性與可持續性。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一次性洗臉巾呢?工作人員建議以下五點:

看材質。盡量選擇標注規範的産品,“植物纖維”“水刺無紡布”均為非標準描述。如有標注“未檢出熒光劑”且符合GB 15979《一次性使用衞生用品衞生要求》的,質量更為可靠。消費者可根據自身用途選擇合適的材質,建議敏感肌、痘痘肌人群盡量選擇全棉産品。

看花紋。通常情況下,珍珠紋産品吸水性和斷裂強力都優於平紋産品,但如果是用於濕敷,建議選擇平紋産品。

嗅味道。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通過嗅覺來進一步判斷其品質。純棉洗臉巾一般會散發出一種清新的植物香氣,而含化學纖維的洗臉巾,可能會帶有一些刺鼻氣味。不建議選用含酒精味的洗臉巾,以免刺激皮膚。

摸手感。含化學纖維的洗臉巾觸感硬挺,且不易産生褶皺,相較之下,純棉洗臉巾則更加柔軟,用力捏緊後松開能明顯觀察到褶皺的出現。

看日期。一次性洗臉巾産品有保質期或限用期限,選購時需關注。

【糾錯】 【責任編輯:劉夢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