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問題還未得到有效解決,來自衞生巾的各種輿論風波又在進一步影響着恒安國際的發展。在最新的財務報告中,恒安國際在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26.69億元,同比下降4.62%;凈利潤約22.99億元,同比下降17.93%。從各業務來看,2024年,恒安國際營收佔比超50%的紙巾業務實現收入134.22億元,同比下跌約2.37%。第二大營收業務衞生巾下滑幅度最大,實現收入56.78億元,同比下滑8.09%。其唯一增長的是紙尿褲業務,2024年紙尿褲業務實現收入12.61億元,同比上升0.52%。但營收佔比不足20%的體量顯然並不能撐起恒安國際整體業績的增長。
近兩年,恒安國際的業績並不穩定。如在2021年,恒安國際營收、凈利潤分別下滑7.08%、28.75%;2022年,其營收增長8.78%,凈利潤下滑41.19%。2023年,恒安國際出現短暫增長,營收、凈利潤分別增長5.09%,45.46%,隨後在進入2024年後再次出現下滑。
對於業績的下滑,恒安國際歸結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恒安國際在財報中提及:“回顧年內,縱使高端高毛利産品銷售佔比穩步提升,以及衞生巾石化原材料成本得以節省,但紙巾原材料木漿價格於第二季度上漲的滯後效應,導致集團第三季度原材料木漿庫存成本上升,再加上促銷費用於年內大幅增加超過10%,集團毛利受壓。”
基於成本抬升的影響,2024年,恒安國際整體毛利下跌約8.6%至約73.25億元,毛利率則下跌至約32.3%。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整個紙類企業都面臨着巨大的壓力,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影響利潤。各企業需要想方設法進一步降低自身成本,提升盈利能力。正如江瀚所説,在過去多年,原材料價格上漲一直成為恒安國際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中順潔柔、維達國際等企業多次在季度財報中提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於公司利潤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成本之外,近一年來關於衞生巾的輿論風波似乎也在影響着恒安國際的業績。從財報數據來看,2024年,衞生巾成為恒安國際收入下滑最大的業務板塊。
2024年11月,多品牌衞生巾實際長度與標示長度不一、偷工減料被曝出,包括蘇菲、高潔絲、護舒寶、潔婷、七度空間、ABC等多品牌在內的衞生巾品牌迅速陷入輿論風波。此次事件的出現,讓不少消費者對於衞生巾的安全性和標準産生質疑。此外,此前有媒體報道,七度空間曾被曝出産品中含有針頭、蟲卵。雖然恒安國際對於接二連三的輿論事件都第一時間澄清回應,但消費者的疑慮是否完全消除尚未可知。
夏至良時諮詢管理公司高級研究員、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當整個衞生巾行業的安全性受到質疑,行業中的每一個玩家都會多少受到影響,尤其是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翻新衞生巾事件更是讓消費者對當下衞生巾行業品牌産生顧慮,未來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到品牌的發展,品牌方需要想辦法加強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打消消費者顧慮,實現品牌更好發展。
就發展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對恒安國際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記者 張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