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中國足球,永不獨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26 17:11:45
來源:新華網

記者手記:中國足球,永不獨行

字體:

  新華社杭州3月26日電(記者岳東興、公兵、夏亮)25日晚,錢塘江畔,一陣陣清爽的涼風,吹進了“大蓮花”——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大部分球迷雖已退場,但“繼續戰鬥”的喊聲從幾個球迷方陣中傳來,響徹球場,向遭遇三連敗的中國男足國家隊,送上不離不棄的鼓勵。

  當晚在杭州,70588人的到場人數,創造了國足主場比賽現場觀戰人數的新紀錄。實力處於下風的國足,在2026年美加墨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18強賽C組第八輪,以0:2不敵澳大利亞隊。從實力對比和小組形勢看,輸球並不意外,而6月的最後兩場18強賽,才是國足的決定性戰役——他們需連續擊敗實力接近的直接競爭對手印度尼西亞隊和巴林隊,才能拼出進入附加賽的希望。

  3月25日,中國隊守門員王大雷(中)在比賽前鼓勵隊友。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當晚,與比賽過程相比,更令人難忘的是中國球迷的表現。賽前兩小時,中國龍之隊球迷會已在球場看&上,懸挂起一面面激勵人心的橫幅——“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背後有我 前路有夢”“以吾輩之青春 捍盛世之中華”,字字鏗鏘。

  當國足球員進場熱身時,在現場大屏幕提示下,不同球迷方陣統一喊出了“中國隊 加油!”,數萬人的聲浪回蕩在球場每一個角落,感染着現場的每一個中國人。

  3月25日,中國隊球迷在賽前為球隊加油助威。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臨近晚上七點,兩隊球員步入球場,球迷們將寫着“為中國而戰”的紅色圍巾高舉頭頂,“大蓮花”隨即進入“中國紅”的時刻。覆蓋整片看&的TIFO(可覆蓋看&的大型橫幅或拼圖)緩緩展開,“第12人 就支持國足”的宣言,瞬間點燃全場。

  當全場齊聲高唱《義勇軍進行曲》時,熱血激蕩在球員心中,淚光閃爍在國人眼中。這是每一場國足比賽時,最能引發中國人共鳴的時刻。濃濃的愛國情懷不僅充滿賽場,也感染着直播屏幕前的觀眾。

  3月25日,中國隊球迷在賽後鼓勵球隊。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總有人問,國足總輸球,為啥你們還看?

  在看&上擔任領喊的老鄭,每一場比賽後的第二天,嗓子都幾乎啞得説不出話。他曾對記者説,其實對老球迷來説,在看過國足進世界盃(2002年)後,現在還站上看&,是希望能帶動更多人在中國足球艱難的時候,從球迷的角度給到最大的支持,去做雪中送炭的人。

  “現在(中國足球)很難,未來可能還有很多年會很難,我希望我們球迷通過努力,幫助足球在中國可以逐漸回歸良性發展的道路,也希望給球員們傳遞一個信息——不管比賽結果如何,只要他們在場上拼搏了,球迷一定會給到最真誠最無私的掌聲。”他説。

  山東泰安小夥杜兜,是國足的鐵桿球迷。本次18強賽的前七場比賽,無論主場還是客場,他都追隨國足,在現場為球隊助威。他曾説:“球迷一路追隨這個事情,我只想説一句話,放棄其實特別簡單,但是一直堅持其實挺酷的,不是嗎?”

  龍之隊球迷會秘書長吳偉明介紹,在國足幾天前客場0:1輸給沙特阿拉伯隊後,他和一些球迷直接從利雅得趕回杭州,為25日晚的比賽做準備。“我們球迷希望,現場幾萬人的加油聲,能幫助提升國足的士氣,也應該能讓澳大利亞隊受點影響吧。”他説,“一個國家的人一起幹同一件事,這不是很酷嗎?”

  3月20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行的2026年美加墨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18強賽C組第七輪比賽中,中國隊球員賽前相互加油鼓勁。新華社記者 王東震 攝

  他們給出的答案,代表了中國球迷的心聲。因為這是足球,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或許只有球場上拼盡全力的他們,才能讓數萬人在一瞬間“山呼海嘯”。他們每一次跌倒爬起後拼命跟進的模樣,即便輸球,也會迎來球迷的掌聲。

  3月25日,中國隊守門員王大雷(中)與隊友在比賽前加油鼓勁。新華社記者 曹燦 攝

  這個夜晚的杭州證明:中國足球的脊梁,從來不止於勝負。畢竟,足球也不僅僅是勝負,更是一種信念與熱愛,一種精神與傳承。正如看&上那句“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此刻的國足與球迷,正以勵志且熱血的方式,詮釋着“共同戰鬥”的含義。

【糾錯】 【責任編輯:賈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