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替”驅動消費 創新助力國貨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30 09:16:59
來源:中國商報

“平替”驅動消費 創新助力國貨發展

字體:

OLAY“小白瓶”替代了SK-II“小燈泡”,十幾元一套的穿戴甲替代了幾百元一次的美甲……從美粧、服飾到旅游等各個領域,“平替”消費風潮興起,國貨産品被年輕人推到了聚光燈下。這背後,是年輕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追求。

“平替”成爆款 “質價比産品”在崛起

今年8月,美特斯邦威創始人在一場新品發布會上公開喊話,要做大牌平替,打造出更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戶外品牌。

資料顯示,“平替”,指平價替代品,該類産品在功能、效果上與知名品牌或高價産品相近,但價格更親民。如在消費者眼中,海外大牌化粧品可用同樣功效的國産化粧品替代,上萬元的進口電冰箱可被幾千元的國産電冰箱替代,幾十元一杯的星巴克也可替換成9.9元的連鎖品牌咖啡,甚至共享單車也成為“平替健身”的首選。

上述消費現象反映出年輕消費者消費喜好的改變。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通過線上、線下比價來選擇能滿足自身需求、性價比更高的産品。

《2024年中國消費趨勢觀察報告》顯示,在産品質量和功能差異不大的情況下,57.2%的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平替商品,這一比例在90後、00後等年輕群體中尤為突出。以平替白牌為代表的新消費觀念,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市場競爭。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教師朱媛媛認為,平替之後還有平替,價格低不再是重點,質價比才是關鍵。當平替熱潮行至中場,以1688為首的平價電商&&,正踩中市場風口,承接住了新中産、職場新人、買手博主等消費群體的平替新需求,並為彼此帶來雙贏。

“價格戰”席捲各行業 品牌被逼得更緊

在消費者眼中,“平替”不僅僅代表産品價格低。貝恩與凱度消費者指數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彩粧、護膚品、個人清潔用品、即飲茶等産品價格的下降並未直接帶動銷量上升。例如,飲料和個人護理類産品在參與促銷活動後實現的銷售額均在下降。

南極電商創始人張玉祥公開&&,如今消費者想要的“平替”是兼具高端品質、較低價格的産品。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不少國貨品牌在喊出“做高端”口號的同時,也做出了“性價比”的承諾。有國內洗護品牌創始人&&,國貨的性價比應體現在讓消費者覺得物超所值上。所謂高端國貨品牌,應該是高在品質、高在口碑、高在消費者真正在乎的方方面面,唯獨不是高在價格上。

年輕人追求“平替”,給國貨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中國美粧行業白皮書》顯示,近10年,國貨美粧市場規模持續飆升,年平均複合增長率已達到13.18%。2023年國貨美粧更是以50.4%的市場份額,首次超越外資美粧品牌。

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新國潮産品體現了品牌的硬實力,即科技實力、研發實力、産品成分的實力。比如,很多美粧品牌通過專屬的明星成分或者上游研發的實力,去推動品牌的價值提升。

國貨的出路仍在於不斷創新

“國潮”品牌正在受到國內消費者的持續追捧和購買,越來越多的國內消費者開始選擇國産品牌。

今年,國內各行各業的企業均在營銷、渠道、研發、供應鏈等方面做進一步優化,以期通過創新突破業績增長瓶頸。以美粧行業為例,上海家化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林小海&&,公司先後針對“幹敏肌”和“油敏肌”需求研製推出油敏霜和幹敏霜,未來在此基礎上會繼續發力研發。

拉芳家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曹海磊認為,無論市場競爭如何激烈,企業都應該從技術研發、品牌傳播、供應鏈、渠道運營四個方面持續創新。比如,在如今更碎片化的時代,企業可以不斷優化渠道布局的運營策略,多點位尋求生意的增長。

貝恩公司資深全球合夥人、大中華區消費品業務主席鄧旻&&,新勢力品牌雖能憑藉“大牌平替”的稱號獲得成功,但仍需要建立獨特的競爭優勢。過去品牌往往集中在一個或少數幾個渠道上,現在需要全域加速,多渠道布局。流量品牌以前追求快速擴張,現在需要更加注重事半功倍的高效創新。(記者 馬嘉)

【糾錯】 【責任編輯:劉夢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