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中英文版)正式發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4 17:23:47
來源:新華網

《2024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中英文版)正式發布

字體:

  10月13日,由應急管理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風險綜合研究國際計劃等單位與組織共同編制的《2024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中英文版)(以下簡稱“評估報告”)正式發布。

  評估報告分為主報告和專題報告。主報告包括2024年全球自然災害的概況、特點、格局與中國自然災害在全球的位置;三個專題報告則分別關注了2024年中國自然災害情況、2024年夏季中東地區的極端高溫災害以及2024年颱風“摩羯”造成的跨境經濟波及影響。評估報告綜合利用了全球災害數據庫(GDDAT)、國外災害數據庫(EM-DAT、GDACS、IFRC等)、中國政府部門災情數據、部分保險公司(慕再、瑞再等)的數據資料,獲得了相關行業部門、國際機構、國內社會組織、高校和研究院所的支持。

  評估報告顯示,與近30年(1994-2023年)均值相比,2024年全球自然災害頻次偏少8%,死亡人口偏少74%,影響人口偏少42%,直接經濟損失偏多49%。其中,洪水災害最為頻繁,共發生128次,受災人口達4884.24萬人;風暴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最大,達1725.91億美元;地震活動有所減少,造成602人死亡。

  報告還關注了2024年的極端高溫事件,發現中東地區作為全球氣候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呈現出系統性、複合型與跨境傳導的顯著特徵,長期面臨極端高溫、水資源短缺、強沙塵暴及海平面上升等多重威脅,並通過生態鏈、貿易網絡與地緣政治渠道形成跨境溢出效應。報告同時聚焦跨境災害事件,分析了超強颱風“摩羯”對中國及東南亞周邊國家造成的跨區域、跨行業經濟波及影響,通過系統評估災害損失的級聯傳導路徑,發現颱風“摩羯”引發的間接經濟損失已突破區域界限,通過全球供應鏈網絡産生系統性級聯放大效應。

  10月13日是第36個國際減災日,主題是“投資韌性建設,提升防災減災能力”。作為全球防災減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定期發布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既是災害領域國際組織、科研機構、保險與再保險公司的普遍實踐,更是促進全球災害信息共享、強化風險溝通的關鍵紐帶。在此背景下,我國相關機構已連續6年編制併發布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該系列報告通過系統整合災害數據、科學分析風險態勢,為國內外自然災害風險評估與應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堅實數據支撐,持續助力全球綜合減災能力提升。報告的長期發布不僅向全球輸出了科學權威的中國災害數據資料,更以標準化、規範化的信息産品推動了國際防災減災領域的務實合作,為構建更安全、更可持續的災害防禦體系注入動力。

  《2024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英文版可通過聯合國減災辦官網下載,《2024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中文版可通過全球災害數據&&下載。

【糾錯】 【責任編輯:李世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