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暨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中國能建連續22年“赴約”。
中國能建展廳以“綠能鏈世界 數智創未來”為主題,通過圖文、沙盤、視頻等手段,全方位、立體化、沉浸式展示了大型水電、清潔煤電、壓縮空氣儲能、綠色氫氨醇等國際領先技術,以及能源大數據&&、交能融合智慧管理&&等數字化解決方案。
中國能建相關負責人&&,中國能建正深入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聚焦“一個中心,兩個支撐點”,暨“30·60”系統解決方案為中心,綜合儲能、一體化氫能為兩個支撐點,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在儲能領域,中國能建全力擔當新型儲能工程業務的主力軍和科技創新高地,其新型儲能原創技術策源地順利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第二批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布局。中國能建投資建設的湖北應城“能儲一號”全球首座300兆瓦級壓氣儲能示範工程實現全容量並網,創造了單機功率、儲能規模、轉換效率等世界紀錄。
在氫能領域,中國能建系統構建了覆蓋“綠氫綠氨綠醇綠油”的一體化産業生態,全面打通氫能制、儲、運、加、用、研全産業鏈,形成一體化氫能解決方案。中國能建投資建設的全球最大綠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吉林松原項目突破了綠電直供多穩態柔性合成氨等3項世界領先技術,入選國家能源局第一批綠色液體燃料試點項目,年內即將投運。另外,中國能建完成20余項省市級氫能産業規劃,具備電解水制氫系統成套設備供貨能力。
中國能建深度參與國際産能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積極服務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建設,持續為全球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據介紹,中國能建在東盟各國設立了77個機構,在建項目合同額約900億元,以實際行動詮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精神。
中國能建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能建深度參與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東數西算”、第三代核電等一系列世紀工程建設,完成了我國90%以上的電力規劃諮詢評審和行業標準制定,完成90%以上的國內特、超高壓輸變電、火電與核電常規島設計,以及70%以上的火電、50%以上的大型水電建設、30%以上的新能源工程設計建設任務,創造多項世界第一。在水利水電、火力發電、核電常規島、新型儲能、綠色氫氨醇、光熱發電、特高壓設計建設等領域擁有國際領先技術,榮獲6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