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9月17日電(記者 申釘釘)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暨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9月17日在廣西南寧開幕。國家管網集團、國機集團、通用技術集團、中遠海運集團中國遠洋海運、中國節能、中國能建以及代表中國石油集團的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等八家央企組團亮相東博會中央企業展區,集中展示在高端製造、能源互聯、綠色低碳等領域的核心技術與國際合作成果,為深化中國—東盟産業鏈供應鏈融合注入強勁動力。
圖為東博會中央企業展區。新華網發
能源互聯:構建跨境管網與綠色能源網絡
國家管網集團以“數智管網聯東盟 共享能源新未來”為主題,通過沙盤與互動演示呈現“海陸並舉、油氣並重、區域互聯、桂網互濟、輻射東盟”的戰略布局。其全自動無人機巡檢&&集成AI缺陷識別與5G實時回傳技術,為東盟山地複雜地形的管道管理提供“中國方案”。國家管網集團廣西公司南寧—憑祥支線(南寧—崇左段)工程天然氣管道項目年內投産後,已實現廣西14個地級市天然氣管道全覆蓋,並通過中緬管道向東南亞轉供天然氣超400億方,助力區域能源一體化。
中國能建則聚焦“綠能鏈世界 數智創未來”,重點展示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和綠色氫氨醇一體化解決方案,前者已在湖北應城,落地全球首座300兆瓦級壓縮空氣示範電站,創造單機功率、儲能規模、轉換效率三項世界紀錄,後者在吉林松原建設了全球最大綠色氫氨醇一體化示範項目,突破綠電直供柔性合成氨技術,年內投産後將為東盟能源轉型提供可複製的産業生態模式。據介紹,目前中國能建在東盟設立77個機構,在建項目合同額近900億元,以清潔能源技術賦能當地可持續發展。
高端製造:技術輸出賦能産業升級
國機集團聚焦企業主責主業和優勢業務,通過實物展出、多媒體設備等形式,將適用於東盟國家的先進製造技術、智慧農業生産、數字化服務等創新優勢和合作成果進行充分展示和分享。
在國機集團展位上,下屬企業各展所長。中國一拖展示YTO-NF704、YTO-NLX1054拖拉機,適配多農藝場景,操作精準舒適。國機智能的代表性油品可提升裝備效率、延長壽命,廣泛應用於汽車、機械等多領域。合肥通用院作物加速育種智慧工廠以精準控溫與標準化流程實現“農業製造化”,助力東盟農業智能化。中國海洋航空集團的銅鋁管焊接技術達國際先進,為溫控系統穩定運行提供支撐。
通用技術集團則以醫療裝備與機床製造為核心,展示全球首個16cm超高清螺旋CT(NeuViz Epoch Elite 準光子CT)和多款高精度數控機床。其中,光子計數CT(NeuViz P10)打破國際壟斷,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其自主研發的納米時柵位移傳感器精度達到現有儀器極限,為東盟高端製造提供關鍵測量技術支撐。
物流與綠色轉型:打造陸海聯動新通道
中遠海運集團以“構多元通道 啟海絲新篇”為主題,通過“榴蓮快航”互動體驗展示其面向東盟,構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冷鏈物流數智網絡。據中遠海運展區負責人介紹,截至2025年7月,集團在北部灣港開設12組集裝箱航線,依託“航運+港口+物流”一體化模式,實現東南亞水果72小時冷鏈直達中國市場。其智慧港口沙盤與互動模擬器,直觀呈現5G自動化碼頭的智能調度系統,為東盟港口綠色能效升級提供技術範本。
中國節能以“數智賦能綠色 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通過大數據&&展示西安、唐山等地的智慧環保項目。其“天地江海”一體化巡防系統可實時監測水、氣、土環境數據,助力東盟國家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在新能源領域,中國節能的分佈式光伏解決方案已在東南亞多個國家落地,推動區域能源結構轉型。
綠色化工與貿易:深化産業鏈協同
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重點推介南方三大煉廠(廣東、廣西、雲南)的煉化技術,展示聚烯烴、橡塑等化工産品在東南亞市場的競爭力。據介紹,其全球貿易網絡覆蓋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度貿易量超5億噸,通過“成方成矩·和合共贏”的理念,助力東盟石化産業鏈升級。展位上,廣西石化公司的環保型潤滑油産品與雲南石化的綠色煉化工藝,成為區域産能合作的新亮點。
科技賦能:數智化驅動産業變革
通用技術集團的AR/VR裝備讓觀眾沉浸式體驗機床內部結構,其國家技術轉移海南中心通過低空應急救援飛行器、智能醫廢處置技術等,為東盟提供應急與環保解決方案。國機集團的“農機雲”&&已在東盟8個冬麥區應用,實現農機精準調度,推動農業生産數字化。參展央企以數字化建設為根基,將人工智能等技術轉化為可感知、可落地、可複製的産業方案,彰顯了央企的數字技術硬實力。
本屆東博會期間,央企展區通過沙盤、VR、互動裝置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呈現“中國方案”的落地實踐。從能源管網到智能製造,從綠色物流到數字醫療,八家央企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為指引,正與東盟國家一道,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技術標準協同、綠色低碳轉型等領域開闢合作新路徑,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