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票房構成來看,年度票房榜前十名影片中,國産電影佔據九席。《哪吒之魔童鬧海》以超過51%的票房佔比持續領跑,《唐探1900》和《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分列第二、三位。據悉,《熊出沒·重啟未來》《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等影片同樣表現不俗。
與此同時,暑期檔電影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截至目前,2025年暑期檔總票房已突破25億元。今年暑期檔供給豐富,超過60部中外影片確定檔期。這些影片涵蓋歷史、懸疑、動畫、科幻、動作等十余種類型,為觀眾提供了多元化選擇。
國産影片在暑期檔中表現尤為突出。喜劇片《長安的荔枝》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説,描述唐代小吏完成特殊使命的故事。懸疑片《醬園弄·懸案》根據民國真實案例創作,從女性角度展現時代變遷。歷史戰爭題材《東極島》取材於二戰期間舟山東極島的真實歷史事件。
動畫電影同樣備受關注。《聊齋:蘭若寺》從傳統文化汲取創作靈感,採用獨特敘事結構串聯經典民間故事。《羅小黑戰記2》在保持治愈風格的基礎上,全面升級動作場面,打造全年齡段觀影體驗。
從時間節點分析,300億票房的提前達成反映齣電影市場的強勁復蘇勢頭。相比去年同期,今年電影市場表現出更強的增長動力。這一成績的取得,既得益於優質影片的集中上映,也體現了觀眾觀影熱情的持續高漲。
除了豐富的市場供給,今年,國家電影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等相關部門也合力推出多項舉措,進一步激發了電影産業的新活力。今年,多項電影消費促進活動火熱開展。
4月,國家電影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啟動“中國電影消費年”,推出一系列促進電影關聯消費舉措,合計核銷觀影優惠補貼9125萬元,帶動電影票房超5.4億元。
春節期間開展的“跨年賀歲 喜迎新春——全國電影惠民消費季”活動,實際核銷達到7.8億元,帶動電影票房60.88億元,約佔同期市場的25%,為打造史上“最強電影春節檔”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行期間,北京聯動多個商圈600余家商戶,推出憑北影節票根消費優惠活動,進一步盤活“電影+餐飲+文旅”資源。影院之外,這張小小的電影票根儼然已升級為全城消費“通行證”,通過越來越多“第二現場”的打造,撬動起鏈結各業態的“票根經濟”。
在商業消費領域,前門、王府井等商圈,華潤萬象生活旗下9家商業中心、14家萬達廣場、賽特+、長楹天街、麗澤天街、藍色港灣、華貿等全市30余家購物中心、600余家商戶推出憑北影節票根優惠活動。
在文博旅游領域,26家博物館聯合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自4月18日起至5月5日,首都博物館、北京奧運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等8家博物館推出持指定觀影票根無需預約,即可參觀;20家收費博物館推出門票折扣或免費優惠。
4月18日—20日,北影節“票根經濟”帶動朝陽區住宿、餐飲、景區、購物、娛樂等多領域190余家單位(門店)開展近300項促消費活動,13家重點商圈累計吸引客流超200萬人次,較北影節前一週同期增長18%;累計實現銷售額超1.68億元,較北影節前一週同期增長29%。
此外,國家電影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主辦的“跟着電影游中國”活動,在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中國港澳等地成功開展,國內多條電影主題旅游線路受到境外游客歡迎。
近日,2025年“跟着電影去旅游”也在全國啟動,在山東、雲南、廣東等地多點開花,電影主題鐵路專線、航空公司積分兌換電影票、電影主題游輪等相繼推出,為旅游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國家電影局、商務部啟動“跟着電影品美食”,促進電影業與餐飲業相互賦能、消費聯動。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