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聲響徹雲天,一腔訴千年,邀我入戲游人間。”虛擬歌手洛天依以一首《戲游九州》,將戲曲文化的精髓融入現代元素,讓傳統藝術在新時代煥發新生。12月20日《戲游九州》MV上線嗶哩嗶哩(B站),目前單視頻播放量已超692萬。今晚播出的B站“最美的夜”跨年晚會上,洛天依將與越劇演員陳麗君“同&”飆戲,演繹這首新曲。
作為國內最著名的虛擬歌手之一,洛天依曾因《普通Disco》《勾指起誓》《霜雪千年》《達拉崩吧》等歌曲出圈,深受年輕群體喜愛。新歌《戲游九州》已開啟“天依游學記·戲曲季”的旅程,帶着網友一同尋訪崑曲、京劇、越劇的藝術傳承,領略異彩紛呈的戲調聲腔,感受一腔訴千年的文化韻味。
演繹戲韻風華
“誰折柳入夢,牡丹亭畔,青絲繾綣,春光惹人戀。”洛天依方才唱罷《牡丹亭》的動人故事;曲未落,崑曲演員張冉嘆了一聲——“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戲腔婉轉,仿佛鑽進心深處。
虛擬歌手與真人演員“同&”合唱,數字科技與傳統戲曲共奏新聲。《戲游九州》以戲曲發展脈絡為主線,以大運河水路為動線,選取崑曲《牡丹亭》、越劇《梁山伯與祝英&》、京劇《霸王別姬》等經典劇目唱段進行再創作,帶領聽者踏上一場由南到北、從柔婉到鏗鏘的聲音之旅。在快節奏的流行音樂敘事中,歌曲穿插了戲曲名段的經典唱句。“這才是二次元應該出現的戲曲聯動,不媚不嬌,有的是戲曲的韻味和灑脫大氣。”B站網友“可愛的困困”在歌曲評論區留言。
如何讓崑曲的幽雅、越劇的柔美與京劇的高亢交相輝映?“在三個不同戲種的融合中,我們以較為簡單入耳主題動機為線索,通過相似的音程關係與和聲思路,將不同戲曲板塊彼此呼應,宛如九州山水中的不同景致。”製作團隊Vsinger負責人&&,《戲游九州》吸收了多個戲種旋律,融合了豐富唱腔特色,給聽者帶來兼容並蓄的聽覺體驗。“國風、戲曲、搖滾、説唱……整首作品在多元風格中保持連貫統一,並達成情感表達上的遞進。”
“歌曲的整體氛圍來源於1995年出版的《牡丹亭》專輯,揚琴、琵琶、古箏、曲笛等元素的聲音非常‘親切貼臉’,我們用這個思路構建起了前奏和主歌部分的紋理。”Vsinger負責人透露,編曲把國風樂器放進粒子合成器進行“攪碎”,由此得到更“有機”的聲景。“我們還使用西洋樂器結合民樂的設計思路,在越劇經典名段《游子成龍·書房》中就有‘弦樂+民樂’的形式,聽起來既有傳統中國味道,又增加了現代感。”
《戲游九州》的結尾段落採用大合唱的形式,通過多聲部的層疊與和聲的逐層擴展,將戲曲角色、人間故事與歷史記憶一併托舉,民族樂器音色結合人聲合成技術,再加上Creuzer、莫米兔的調音技藝,使虛擬歌手得以流暢自如地演繹戲韻風華。
突破方寸戲&
作為二次元領域最具代表性的IP之一,洛天依擁有眾多Z世代粉絲,微博上“洛天依”的相關詞條話題瀏覽量超過10億。2023年B站跨年晚會上,洛天依與龔琳娜共同演繹“天依游學記”的第一首單曲《歌行四方》,唱出對少數民族非遺音樂的致敬和傳承。今年12月開啟的“天依游學記·戲曲季”突破方寸戲&,Vsinger負責人&&,“戲文有情,戲曲人的熱愛與堅守亦是情。戲曲與生活從來密不可分,希望以《戲游九州》和‘天依游學記’吸引更多年輕人走近戲曲。”
據悉,洛天依製作團隊與中國戲曲學會等深度合作,邀請作詞人元和令、付茂華,作曲人劉兆倫、丁嘉昱、俞佳樂擔綱創作部分,張冉、謝江慧、鄭博文、梁歆藝等戲曲演員同&出鏡。在製作過程中,超過20位專家匯聚一堂,對舞&細節、視覺呈現等進行了反復溝通和斟酌。
在“天依游學記·戲曲季”紀錄片中,記錄了洛天依向戲曲演員“拜師學藝”的經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得主張冉為她“教授”《牡丹亭·游園驚夢》中的“繞地游”,還介紹了崑曲戲服、頭面的知識,引發網友的濃厚興趣。“在突破次元創新中,不能變的就是‘四功五法’,這是戲曲的根。只要流派在,越劇就還在。”青年越劇演員謝江慧説。
借由先進數字技術和全新傳播理念,中國傳統戲曲“百花齊放”的勝景不再僅存於記憶或舞&,而是被年輕的歌聲和聽眾驅動着,生生不息。(文匯報記者 宣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