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密碼》:一次置身長卷的探案之旅-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25 15:29:54
來源:新華網

《清明上河圖密碼》:一次置身長卷的探案之旅

字體:

  近日,改編自冶文彪同名系列小説,由汪啟楠擔任監製及總編劇、楊帆擔任導演、熊琛擔任聯合導演,張頌文、白百何領銜主演的古裝家庭探案劇《清明上河圖密碼》在優酷&&熱播。生動曲折的探案故事、虛實交映的唯美畫面、濃郁的大宋市井煙火氣,引發了眾多好評。

  《清明上河圖密碼》以中國宋朝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為切入點,講述了宋朝時期趙不尤(張頌文 飾)、溫悅(白百何 飾)一家五口在東京城屢破奇案,守護百姓平安的故事。

  樸實純粹的市井煙火氣,是很多人對這部劇的直觀印象。據了解,這部劇參照了《東京夢華錄》《宣和遺事》等文獻資料,實地走訪邀請了諸多非遺傳承人參與創作與表演,將東京主城區房屋、虹橋、漕船、攤檔等生活場景一一復刻,極力還原了宋朝的市井風貌與“煙火氣”。而就在觀眾仿佛置身宋朝鬧市,沉浸於享受響堂唱菜、點茶文化,在勾欄瓦舍中看著濮陽大弦戲等表演時,開封府左軍巡判甘亮離奇死亡、梅船二十四船工當眾慘遭屠戮等案件的設定,瞬間又將觀眾帶入另一個迷霧重重的懸疑世界。以畫為引、層層遞進、相互交織,《清明上河圖密碼》如精巧的織錦,將數百個人物逐一賦予故事,並通過首創家庭組團的全新探案形式,深刻詮釋了小家與家國情懷的內在&&。

  據導演楊帆介紹,《清明上河圖密碼》故事核心傳遞的是個人與家庭的關係,是家庭與社會的紐帶。趙不尤和溫悅夫婦恩愛十五年,既有愛情中的相濡以沫,也有親情中的陪伴守護,加上性格倔強但沉穩聰慧的弟弟,脾氣火爆但善良可愛的妹妹,大智若愚卻又樂天派的老爹,一家五口風格迥異,整整齊齊地構成了東京城普普通通而又絕不平凡的一家人。而這個小家與我們現代人一樣,也擁有着煩惱、憂愁或是快樂、期待。一家人的成長,體現在從解決家庭內部矛盾,到最終共同抵禦外界壓力的轉變過程,既充分詮釋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家國情懷,也揭示了家庭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的深刻內涵。

  而《清明上河圖密碼》通過設置張擇端這一角色,透過其白描,不僅能精準還原案件環境、用於破案證據的客觀重現,每幅畫相連又組成了由劇中人物重新定義的《清明上河圖》。以畫解密、寄情於畫,《清明上河圖密碼》打破了近年國産懸疑探案劇傳統創作手法,不僅跨越時間維度構建了物理空間裏的宋朝世界,更增強了故事互動性和觀眾參與感,傳遞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就連原著作者冶文彪也不禁稱讚:“感謝誠意製作、創造性改編,帶來了諸多新鮮和驚喜。”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的拍攝地點位於“周莊數字夢工廠”,由當地政府攜手阿里大文娛共同打造。為了能最大程度對《清明上河圖》原畫作進行復刻,該基地搭建了146畝的宋朝建築外景,包括21條街道、152處建築、136棵樹、花草灌木3500多株、以及各類動物13種、共計143隻。同時,阿里大文娛自研發的虛擬拍攝技術,在劇組設置算法工程師全程跟組,能夠保證在攝製現場準確搭建出理想的拍攝場景,陽光、風速、霧氣等環境條件都能被精準控制,助力抒情段落的內容表達。“《清明上河圖密碼》是中國電視劇歷史上,第一次完整、準確地還原宋朝建築群風貌,還原宋朝經濟社會生活和市井風情的文化作品。”導演楊帆説。

  “以我心燈一盞,照他長夜寒天”。《清明上河圖密碼》圍繞“家庭”這一構造社會的基本單位,以畫卷移動的方式,用草蛇灰線的命運感,讓一家五口在不同案件中各為戲眼,帶領觀眾自然流淌至故事結尾。從清明上河圖出發、從市井百姓視角出發,相信隨着劇情的不斷深入,《清明上河圖密碼》將為觀眾帶來更多驚喜與感動。(文/唐巍)

【糾錯】 【責任編輯: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