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動畫周正在舉行之中,除了如火如荼的觀眾互動參與,業內創作探討也引發各方關注。其中動畫創新與技術論壇,圍繞“創作聚焦:動畫的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主題展開,《中國奇譚:小妖怪的夏天》《白蛇:浮生》等國産原創動畫産品主創提供了不同視角的 啟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動畫導演於水以《中國奇譚:小妖怪的夏天》為例,深入剖析了動畫創作過程中的“痛”與“幸福”。他提到,在創作這部動畫片時,團隊不僅面臨着技術上的挑戰,更需要在故事構思、角色塑造等方面下足功夫。於水導演特別強調了動畫創作中的情感共鳴,指出中國動畫中蘊涵着的悲劇敘事結構,與西方動畫的樂觀敘事表達形成鮮明對比,這也是本土動畫能夠深入觸動觀眾心靈的關鍵因素之一。
《白蛇:浮生》製片人曾凡預分享了追光動畫在CG動畫電影創作和製作流程中的經驗。她提到,在創作過程中,團隊不僅注重細節和真實感,更在故事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她還以電影為例詳細介紹了團隊在國風宋韻方面的探索和創新。她&&,追光動畫將繼續在文化産品上進行改編和創新,為觀眾帶來更多有時代性的作品。
啊哈娛樂創始人及CEO鄒沙沙則分享了《伍六七》這一原創IP的打造過程。她提到,從第一季開始,《伍六七》就注重與粉絲的互動和共創,希望這部作品能夠成為更多人心目中獨一無二的作品。在原創內容基礎上,啊哈娛樂不斷賦能更多的創作者,形成了獨特的內容生態。鄒沙沙還透露,未來《伍六七》將拓展至游戲領域,為粉絲帶來更多元化的體驗。她認為,在原創IP的打造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創作者的“作者性”,讓每一部作品都保留其獨特的風格和魅力。
咏聲動漫電影事業部總經理、動畫電影《落凡塵》總製片黃龍&&,《落凡塵》是一部純粹的原創動畫電影,沒有番劇或強IP加成,團隊本着講好一個電影故事的初心進行創作。影片依託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八星宿和牛郎織女的傳説,將傳統文化與中式情感有機結合,歷經五年多時間打磨完成。在創作過程中,團隊遇到了諸多挑戰,包括劇本的多次推翻與重構、分鏡階段的艱難迭代等。但正是這些經歷,讓《落凡塵》更加具有生命力,也讓團隊更加堅定了在動畫電影領域持續探索的決心。
分子互動CEO、《非人哉》出品人徐博則從IP孵化視角探討了動畫的探索與發展。他提到,公司為做IP而組建動畫團隊,通過賦予傳統文化新的表達形式成功打造了《非人哉》、《萬聖街》和《有獸焉》等優秀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在國內收穫了眾多粉絲,還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讚譽。徐博&&,未來團隊將繼續通過動畫去影響更多的人,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楊文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