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大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在北京舉辦宣推活動。時隔6年即將回歸的第四季,將視線聚焦在與當下中國人食物關聯最為密切的7個時空場景,借由它們,再次凝視我們自悠遠傳統中不斷更新的食物生産,展現當下中國人對食物的新認知、新觀念、新審美。
在本季裏,顯微攝影將賦予影像新的力量。在微觀圖片中,藍莓籽色彩鮮艷,佈滿了精細的紋理,花椰菜的花序原基像被精心雕琢一般,冰菜葉片上特化(生物學術語,物種適應某一獨特的生活環境,形成局部器官過於發達的一種特異適應——記者注)的表皮細胞晶瑩剔透。
微觀攝影組負責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梁琰&&,顯微攝影為我們揭示的新世界是科學的,也是浪漫的。對食物的微觀呈現,不僅將美味視覺化,更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去窺探大自然內部的奇趣世界,甚至對常識帶來顛覆性的理解。
微觀攝影組負責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梁琰。主辦方供圖
總導演張涵冰説:“具體的場景不止7個,方寸之間景深無限。片中有充滿人情味與煙火氣的小切口,也有與時俱進,尋求永續發展的大智慧。”
張涵冰以洞庭湖湖區一處佔地不到兩平方米、每年只運轉三四個月的“臘味熏房”為例,進一步表達了《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用餐桌故事講述傳統、記錄時代的核心創作觀念。“無數頓難忘的一餐交織在一起,構建起了中國人關於飲與食的集體文化記憶,這就是舌尖上的中國式溫情,也是世代中國人以食物為媒的處世哲學。”
總導演張涵冰。主辦方供圖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媒體矩陣以及各大社交媒體&&發出征集令,號召熱愛生活和美食的網友,即日起至12月1日,通過創作與美食有關的長/短視頻、原創音樂、配音解説、圖片攝影、創意海報、美食文創等形式,來參與“都來拍舌尖”融媒體徵集活動。參與作品有機會被選入《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正片。(記者 蔣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