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之花在時代沃土中絢爛綻放-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30 09:36:14
來源:光明日報

文藝之花在時代沃土中絢爛綻放

字體:

  不同時代的文藝既有過往文脈的相續,又有全新敘事的彰顯。身處新時代新征程中的中國文藝,自然具有這個時代的鮮明印記、獨特內涵和表達方式。那麼,新時代新征程中的中國文藝新在哪裏?

  第一,從使命任務看,新在聚焦民族復興時代主題。

  兩千多年來,中國的文藝作品始終“合為時而著”,生動反映時代變遷的脈動,記錄民族前進的足跡。當國家踏上新時代新征程,一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圖徐徐展開,中國的文藝家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聚焦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火熱實踐,把文藝創造寫到民族復興的歷史上,用優秀作品為民族復興凝聚磅薄的精神力量。比如,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山海情》像是土里長出來一樣,散發著濃濃的泥土味,用藝術的形式記錄下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電影《北京好人》書寫城鄉社會醫療保障一體化戰略,《天上掉下個UFO》講述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這些影片將國家戰略跟人民福祉直接相連,生動詮釋中國夢的內涵。此外,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徵集展播活動,記錄下奮進中國的鮮活脈動:神舟飛船直叩蒼穹,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大更遠;“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主通道已建成約80%,“流動中國”四通八達;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走過十年,絲路光華重耀世界……相關作品通過文字和光影,從不同視角描繪出時代變遷的萬千氣象。

  第二,從創作宗旨看,新在人民性原則更加突出。

  在封建社會,文藝主要為士大夫等統治階級服務。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後,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文藝事業開始走上與人民大眾相結合的道路。從此,人民性成為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文藝的重要特徵。新時代的中國文藝,人民性原則更加突出。相關文藝作品不僅主動為人民鼓與呼,還觀察思考新時代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特別是他們的新生活方式、新審美方式、新審美需求。比如,胡學文的《有生》、彭東明的《坪上村傳》、老藤的《銅行裏》、李鐵的《錦繡》等小説,生動記錄了人民創造歷史的感人歷程;阿瑩的軍工題材長篇小説《長安》擺脫了過去同類題材的宏大敘事模式,從微觀視角表現共和國軍工人無私奉獻的形象;羅偉章的小説《隱秘史》《寂靜史》《聲音史》《誰在敲門》聚焦新時代鄉村振興,演奏出一曲曲講述老百姓故事的交響樂;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記錄下各行各業的普通人與各自故鄉發生的故事。上述文藝作品中的“普通人”是廣大中國人民的象徵和代表,他們成為文藝作品的主角,生動詮釋了新時代文藝的人民性原則,彰顯著“為人民書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這一新時代文藝的根本宗旨。

  第三,從創作觀念看,新在形成了係統融合思維。

  不同時代的文藝家創作思維不同。進入新時代,中國文藝家在創作思維上的一大特點是突出係統融合,既強調文藝生産內部各要素之間的互滲融合,又注重文藝與經濟社會的聯繫,樹立大歷史觀、大時代觀,在係統思維空間裏貫注雄麗壯美的藝術想像力、作品表現力、邊界整合力,以融合創新、互滲創新、交叉創新推進新時代文藝創作。比如,2021年6月首演的舞蹈作品《融》在多種藝術門類跨界融合的基礎上,將繪畫、攝影、視頻、舞蹈、裝置等多種藝術形式熔為一爐,突破傳統的觀演關係,為觀眾帶來全新的沉浸式體驗;當代雜技劇《化·蝶》,以雜技、舞蹈、戲劇等多元藝術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用現代手法重塑經典;大型原創雜技劇《橋·家》通過“技”“劇”“舞”的跨界融合,回溯了南京長江大橋建造者的精神與生活片段,精彩演繹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在新時代,藝術思維方式的創新,讓那些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元素“相及”,在貌似“四不像”中吸收新的元素,形成新的創造。

  第四,從表達方式看,新在作品向人性深處掘進。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關係發生了深刻變革。身處其中的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相應發生著微妙變化。這就為文藝描寫生活之變、人性之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豐富題材和難得機遇。進入新時代,廣大中國文藝工作者,用心刻畫鮮明、立體、飽滿的人物形象,用情摹寫可觸摸有張力的藝術細節,留下了大量具有審美和文獻雙重價值的文藝作品。比如,阿來的《雲中記》用文學的方式回望汶川大地震,表達了人類看待災難的生命方式和美學態度,把災難書寫推向靈魂寄托和生命哲學的境界;電影《革命者》《懸崖之上》等除了表現革命者的大無畏精神,還改變了傳統革命英模人物形象的呈現方式,通過敘事手法的創新,讓革命者的形象更加貼近人性,更具親和力;石鐘山的長篇小説《問蒼茫大地》雖然具有諜戰小説的特點,但將重心放在人物命運的書寫上,呈現了人性與信仰之間的復雜關係。

  第五,從創作手段看,新在科技對文藝創作的介入越來越深。

  如同一枚硬幣兩面的科技與藝術,今天已攜手走進我們的生活,同時它們也在相互滲透、彼此影響。吸吮科技營養而形成的新文藝形式已破繭而出,以新奇、絕妙的表達方式催生出新的審美樣態。以互聯網、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科技,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既為文藝描寫現實生活提供了新素材,也催生出新的文學藝術創作群體——“文藝兩新”異軍突起。比如,人工智慧已經介入藝術創作。2023年8月,國內首部人工智慧題材舞劇《深AI你》亮相國家大劇院,該劇遊走于科幻與真實、冰冷和溫暖之間,用藝術的方式搭建“人與AI”共生空間。此外,人工智慧編曲配曲、人工智慧演奏音樂、人工智慧繪畫等也都在如火如荼地發展著。未來,人工智慧劇本生成、人工智慧戲劇導演、人工智慧視頻生成,都將從“神話”變成現實。面對人工智慧,有的文藝家排斥,有的文藝家恐懼,有的文藝家沮喪。在筆者看來,作為新時代的文藝家,我們對人工智慧介入文藝創作應持擁抱而非回避、包容而非抵制、利用而非拒絕的態度,並且堅信人類的復雜情感和無窮想像力是人工智慧不能完全取代的。

  第六,從審美視角看,新在不斷發現現代文明之美。

  進入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以越來越成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開啟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新征程。作為現代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新時代中國文藝,它的審美觸須和如椽巨筆不斷深入現代文明的內在結構和肌理之中,不斷發現現代文明之美,以形象之詞、詩意之韻、藝術之思探索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偉大變革,推出了與之相匹配的一係列優秀作品,從而形成文藝神思、結構、節奏、表達、意蘊獨具新時代特質的現代文明美學觀。比如,新時代的中國文藝家們對現代文明所引發的生活變化特別是國人生態文明意識的覺醒予以熱情關注,不僅反映“兩山”理論帶來的生態文明建設之巨變,而且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等的關係中去發掘和表現現代化進程中的深層次問題。劉醒龍的長篇散文《上上長江》、張中海的報告文學《黃河傳》和任林舉的報告文學《躬身》等將生態變遷與國計民生結合,從歷史上的生態破壞寫到現實中的綠水青山;何建明的《那山,那水》、古岳的《源啟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誕生記》深入生活現場,對生態文明建設重大工程、重大事件作“時代報告”;遲子建的《候鳥的勇敢》以小説的方式凝練對生態環境問題的思考;鄒瑾的長篇小説《地坤》將社會生態、自然生態與人的心態平衡等結合起來展開,提出每個人都應找到各自的“生態位”,彰顯了國人對生態環境的敬畏之心。

  第七,從文藝與經濟社會的關係看,新在文藝成為助推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新生力量。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從戰略上闡明文化建設與經濟、政治、社會、生態建設的關聯性,確立了文化作為民族之魂的獨特地位。這既為新時代文藝的發展打開新的空間,也讓文藝成為助推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新生力量。具體言之,文學、美術、書法、戲劇、曲藝、雜技、音樂、舞蹈、影視、民間文藝等已融入文化創意産業、工業設計、現代服務業、體育賽事、觀光農業、新型城鎮化、城市公共藝術等方方面面,生活美學化、美學生活化廣泛而深刻地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比如,隨著文旅融合的推進,全國各地涌現出大量實景演出等文旅演藝類作品,不僅豐富了演藝類藝術的品類和形式,也增加了就業,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此外,近些年全國各地還涌現出大量非遺小鎮,通過展示非遺美術、非遺舞蹈、非遺傳統工藝、非遺時裝秀等,為文旅新經濟發展注入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內涵,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和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第八,從文化交流角度看,新在文藝成為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的有力塑造者。

  隨著我國成功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國際社會迫切希望解碼中國的發展道路和成功秘訣,也渴望了解中國人民的生活變遷和心靈世界。文藝作品是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的有效載體。新時代的中國文藝因“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而展現出新的時代特徵——藝術思維的空間更加廣闊、話語體係的表達更加豐繁、審美價值的選擇更加多元,成為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的有力塑造者,在中外人民之間架起一座民心相通的橋梁。比如,電影《流浪地球》係列傳遞了中國人對人性和生命的理解,用中國式科幻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電視劇《三體》《和平之舟》等以新的類型敘事傳遞中國式情感、智慧和方案,彰顯人本思想、和平理念和民族信仰;《長津湖》《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等影片在彰顯民族自信與國際視野的同時,也在對人類和平與英雄精神的守望中釋放信仰的力量;《共同命運》《長安·長安》《大漠駝鈴》《功夫瑜伽》《熊貓和小鼴鼠》《音樂家》等作品,呈現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成果,讓人看到不同文明完全可以和平相處,也在潛移默化中向世界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第九,從文藝評論角度看,新在良好的文藝評論格局正在形成。

  創作和評論一直被喻為“鳥之雙翼、車之兩輪”,沒有評論的文藝世界缺乏理性之光照耀。新時代,我們不斷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文藝評論有了更多朝氣、銳氣、靈氣。具體而言,自2021年8月中央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來,我國的文藝評論事業蓬勃發展,各級文聯、作協和高校、媒體以及文藝評論“兩新”等主動進入新時代文藝現場,積極發揮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作用。各級文藝評論家協會的人才培訓及相關專項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培養了一大批文藝評論人才,推出了一大批文藝評論精品,良好的文藝評論生態和文藝評論格局正在形成。

  (作者:李明泉,係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社科院二級研究員)

【糾錯】 【責任編輯: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