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2日,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5) 在京舉行。本屆大會以“推動全球能源轉型,攜手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吸引了全球風電領域專家、近千家産業鏈企業及超十萬名專業觀眾參與,共同探討風電未來與能源變革路徑。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中國正加快推進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在此背景下,傳統能源企業如何轉型?風電産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圍繞這些問題,記者在風能大會期間專訪了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高級專家水琳。
“中國石化作為典型的傳統能源企業,在全球能源轉型過程中必須主動作為、率先探索。”水琳&&,中石化正從原油開採、煉油化工向新能源領域不斷拓展,推動産業結構向綠色、低碳、可持續方向轉變。
她介紹,中石化不僅在傳統石油資源優化利用上下功夫,還積極布局風電、太陽能、光伏、綠氫等新能源領域。啟動實施“萬站沐光”行動,因企制宜,推進風光“綠電”與傳統業務相融合,太陽能利用快速發展,建設光伏站點累計7000余座,在油田、在廠區等建設風電項目,實現自發自用,風光裝機累計超2000兆瓦。
作為中國潤滑油領域的專家,水琳特別強調了潤滑技術在風電産業鏈中的關鍵作用。“風電潤滑油不同於普通工業用油,它對長壽命、高低溫適應性、抗極端環境等方面都有極高要求。”
她指出,隨着風機功率增大、運行環境日趨複雜(如海上高濕、高鹽、陸上極寒等),潤滑技術必須同步升級。“我們從基礎油選材到添加劑配方,都針對風電場景進行專門設計,並通過模擬測試、挂機實驗、在線監測等手段,預判油品壽命,保障風機長期穩定運行。”
水琳認為,中國風電産業已從“跟跑”進入“領跑”階段,正面臨“無人區”挑戰。“未來風電的發展,必須依靠上下游協同——主機廠、材料商、運維方、業主等要形成緊密合作機制。”
她呼籲行業領軍企業和協會發揮&&作用,通過國家重大專項、部委支持等渠道,集中力量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推動中國風電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
在綠色低碳方面,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率先在行業內建立碳足跡識別體系與標準,推動潤滑劑産品全生命周期降碳。“中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作為潤滑劑行業的國家隊,以 “標準先行”開展了潤滑劑産品碳足跡核算標準的編制工作,填補了國內潤滑劑碳足跡核算的規則空白,同時,主導制訂併發布了全球首個潤滑劑産品種類規則(PCR),為潤滑産品EPD環境申明奠定了基礎,促進了潤滑領域向綠色低碳發展,並與國際形成接軌。”
在國際化方面,水琳透露,中國石化潤滑油已成為唯一在海外建廠的中國潤滑油品牌,年産銷量突破20萬噸。“我們將繼續深化‘一帶一路’合作,拓展本土化市場,推動中國綠色技術、産品與服務走向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