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24日電(石海平)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組織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正式發布,將於2025年9月1日實施。記者注意到,新標准將使用鉛酸蓄電池的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上限由55千克提升到63千克,增加了8千克。
“8千克正好能夠解決48V12Ah鉛酸到48V20Ah鉛酸的變更,提高電動自行車續航能力,基本上滿足了鉛酸用電動自行車的日常出行70千米的需求。”在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澤深看來,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將改變電池市場格局。
據了解,目前鋰電池和鉛酸電池在電動自行車市場佔比大約為2:8,鉛酸電池仍佔據電動自行車市場的較大份額。2023年我國鉛酸蓄電池産量保持了穩定增長,達到了24500萬kVAh,同比增長3.6%,市場規模達到1750億元,同比增長3.9%。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實施,會對鉛酸電池和鋰電池産生不同的影響。王澤深認為,鋰電池市場份額可能因新標準而擴大,尤其在追求續航里程和便攜性的消費群體領域;鉛酸電池則需通過創新保持競爭力,特別是在價格敏感的市場中。
“部分鉛酸電池製造商會對放寬整車重量限製表示歡迎,因為這將使他們能夠繼續向市場提供産品。”儘管如此,王澤深也&&,面對挑戰,鉛酸企業應當從多方面做好應對:加大研發投入,推動鉛酸電池在輕量化、長壽命、低成本、快充及循環性能等方面的技術革命;加強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應對市場變化;此外,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號召,通過採用環保材料、優化生産工藝等方式,降低生産過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也將對電池産業鏈帶來影響。“嚴格的標準規範促使小型、落後企業退出市場,提高行業集中度,加強産業鏈協同合作,形成合力。”王澤深提到,同時也要確保生産和銷售的規範化,保障消費者權益,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通過技術創新、標準化建設、完善的回收體系和跨行業合作,電動自行車電池的上下游企業構建了一個高效、便捷且環保的服務生態系統。”王澤深&&,該系統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還通過高效的換電設施和共享電動車服務,推動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産業鏈的協同進化。
“作為行業協會,我們始終致力於引領新能源行業邁向綠色低碳的未來,堅決杜絕劣質電池的生産。”王澤深説,下一步,協會將繼續通過制定嚴格的團體標準和完善的行業規範體系,確保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通過每年高質量舉辦CIBF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展覽會,提升我國新能源行業的國際影響力;通過定期召開鋰電池正負極材料、動力電池、儲能及鉛酸蓄電池等相關産業鏈活動,推動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
王澤深最後&&,我們的願景是構建一個安全、綠色、低碳的新能源生態系統,為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